只是對於這個說法,多少了解點淞滬會戰歷史的胡彪一點也不相信;他知道在戰鬥一旦出現膠著狀態,只要能拿起槍的男人都會被填進戰場。
哪裡還會管你是新兵還是老兵,是不是後勤人員。
所以,一路上跟著隊伍前進,胡彪不時隱秘打量著周邊的地形,準備趁著晚上好逃走;可是等時間到了晚上後,他才知道這一切是多麼的天真……
******
第三補充連是在上午九點左右,從如皋縣城出發的。
中間除了午飯吃乾糧的時候,進行了短時間的休息,其他時間裡隊伍一直都在不停地前進。
一直走到了快晚上七點,天色開始逐漸黑了下來的時候,隊伍才停下來宿營。
好傢伙!等於一天下來行軍了九個小時,七八十里遠的路程,胡彪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走了這麼遠的路。
聽到不用繼續走的時候,這貨感覺全身上下,尤其是腳底板和小腿的位置又麻又痛,都好像不是自己了得一般。
當時恨不得一屁股就癱坐在了泥地上,好好躺平一會再說。
幸運的是,今晚第三補充連的宿營地,是在一個叫作白浦的鎮子,鎮子一頭佔地面積挺大的一座關帝廟。
他所在的一排三十幾號人,在左側一間大廂房裡安頓了下來。
房間裡沒有床,但是早早就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稻草和一些薄被,稻草和被子明顯被人新近晾曬過,睡上去應該也挺暖和的。
更為關鍵的是,今天中午胡彪就只吃了一些乾糧,現在早就飢腸轆轆。
而在關帝廟的院子裡,早就擺開了幾口大鍋,在鍋中除了有熱氣騰騰的白米飯之外,還有一鍋筍乾燉老鴨,一鍋大肥肉片子,正散發著無比誘人的香味。
不知道是不是餓急眼了,還是這些用柴火灶做出來的無公害農家食材尤其美味。
反正一大碗冒尖的飯菜,不過是三四分鐘的時間就被胡彪扒拉了一個乾淨,吃起來那叫一個真香。
感覺沒有吃飽,胡彪又拿著空碗、腆著一張臉又向著大鍋那裡走去,打算對幾個幫廚的本地老鄉,說上幾句不要錢的好話,再弄上一碗吃吃。
哪怕不給菜了,一碗白飯來上一大勺油湯也行啊。
不曾想到的是,胡彪走到了大鍋前都尚未開口。
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就揮動著一個勺子,又給他打了一大碗尖尖的飯菜,甚至最後還在上面澆上了一勺子油湯。
只是在打飯的時候,那漢子用著胡彪居然還能聽懂的如皋話,笑嘻嘻地開口說道
“老總你儘管吃,想吃多少都有,一定要吃飽、吃好了,這樣才有力氣替我們這些人去打鬼子。”
漢子的聲音才落下,邊上一個老婦人也接著說道
“聽說各位老總一路行軍去魔都打鬼子,今晚要在我們白蒲過夜,大家就你拿一個鴨子,我拿幾斤米,他拿一塊肉,湊了一頓飯食。
託我們幾人一起全部做了,就是想表達一下我們如皋老百姓的一點心意。”
聽到了以上兩人的說法,胡彪在瞬間之中就覺得這飯菜很是有些燙嘴起來,有點再也吃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