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首的歌詞中,都充斥著黑暗元素,在編曲方面,和黑洞以往的音樂也大有不同,極盡喧鬧之能事。”
“你可以理解為一種創新,或者,也可以理解為迷茫。”
“黑洞的起點太高了,第一張專輯就迅速躥紅,第二張專輯就成為了國內炙手可熱的樂隊,開拓海外市場,第一張專輯就登頂了公告牌榜首,全世界也沒有幾個樂隊能夠做到。”
“但是,或許是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他們有點太急於求變了。”
“硬搖滾和金屬樂是黑洞開墾出來的兩塊全新的領域,這兩個領域潛力巨大,深耕細作的話,可以養活不少人。”
“黑洞作為開創者和引路人,他們想對這兩種風格進行一定的嘗試創新,當然也是很正常,也是他們應該做的。”
“只不過,他們的步子邁得有些大了。硬搖和金屬,說白了就是一種節奏更快,器樂和唱腔更重的音樂,聽慣了迷幻和流行乃至民謠的聽眾,自然會對這種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新鮮感,但聽得多了,就容易厭煩。”
“刺激感每個人都喜歡,但一味的刺激卻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大部分人還是比較傾向於比較舒服、溫和的音樂。我認為黑洞這次a面的六首歌,就做得不錯,金屬情歌和民謠金屬都是非常成功的嘗試。我大膽的猜測一下,這次新專輯中,單曲下載量最高的應該就是兩首金屬情歌,其次就是那兩首民謠金屬了。”
“b面的這幾首歌,尤其是最後的四首,將極端做到了極致,從歌詞到器樂,再到唱腔,黑洞都用了最極端的方式來呈現。他們用更快、更重的音樂獲得了成功,這是想用最重、最快的音樂更進一步?我好心提醒一句,換個方向吧!”
“太吵了,實在是太吵了,我作為黑洞的一個老歌迷,還是個專業的樂評人,都有些接受不了這樣的喧鬧,更何況那些普通歌迷呢?”
“我很理解他們的不滿和質疑,黑洞樂隊這次的確試錯了方向。黑洞呀黑洞,明明有那麼多可以挖掘,可以發展的方向,為什麼偏偏選擇了這麼極端的一條路線呢?私以為,無論音樂風格怎麼創新突破,也還是得以好聽為前提吧?b面最後的這四首歌,恕我真沒聽出來哪裡好聽。”
“如果我能遇到黑洞,我一定會建議他們,還是把精力放在金屬情歌和民謠金屬的方向上吧!那樣的歌才是最適合他們的,特別好。”
……
曹吾撇撇嘴,退出了頁面,把手機塞回了口袋裡。
這樣的樂評這幾天來屢見不鮮,他已經看過好幾篇了,這篇還算是溫和的,至少還能看到好的地方,個別興奮的樂評人恨不得把其餘的歌砍掉,只留出那四首來批判黑洞。
對這樣的情況曹吾早有預料,自從《歌手》結束以後,黑洞就確定了在國內搖滾圈的地位。高處不勝寒,槍打出頭鳥,被捧到那樣的高度上,就意味著會被所有人盯著,稍有差池,就會面臨狂風暴雨。
其實就這樣在網上發發樂評,批評兩句,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在曹吾的設想中,面臨的狀況要比這誇張很多呢!
曹吾記得有個小黑胖子說過,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藝術形式能被所有人接受和喜歡,他深以為然。
並不是大眾喜歡的就是低階的,也不是小眾喜歡的就是高階的。
一樣米養百樣人,人和人之間是由一個個舒適圈組成的,踏出舒適圈,當然會感覺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