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青松一回國就被曹吾叫去了。
好聲音的程序已經進入到了導師考核的階段,導師戰隊內的十四名選手需要兩兩對戰,同臺競技。
他們會共同演繹一首歌,但只有一方會晉級到下一輪。
每個選手的風格特點都不一樣,對音樂的理解也各有千秋,怎樣將他們的特點進行統籌安排,使之和諧的演繹一首歌,而且還能體現彼此的長處,這個工作是很費功夫的。
而盧青松恰好就擅長這個,早在節目錄制之前,曹吾就跟他打過了招呼,因此,他一回國,便直奔京城來了。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次幫大家編曲的明星顧問,著名dj黑山羊老師,鼓掌鼓掌!”曹吾開了個玩笑,帶頭鼓起了掌。
十四名學員也起鬨歡呼,歡迎盧青松的到來。
有青松的加入,工作便輕鬆多了。
曹吾將學員們分撥,讓青松負責三組,自己負責四組。
起初被分到青松組的學員們心裡還有些不平衡,但經過一次指導過後,他們便心服口服了。
青松的專業知識底蘊和對種種音樂風格的理解完全不在曹吾之下,甚至在風格融合方面,他的想法有時候比曹吾更切合實際,恰如其分。
曹吾在對歌曲進行改編的時候,想法往往會天馬行空,嘗試加入各種樂器,變換不同的唱法。
這期間學員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就比賽而言,卻沒有那麼立竿見影的效果。
並不是每個學員都想踏踏實實學點東西的,有的學員就是衝著比賽來的,他們想拿冠軍,想學能幫他們贏得比賽的絕招。
所以,一些學員一上來就說想學胸腔共鳴唱法,想學極端嗓,這幾個學員都被曹吾分配給了盧青松。
盧青松清楚他們的想法,就從編曲角度幫他們想了想辦法。
“只為你……”
學員唱著第一段主歌,盧青松在一旁用鋼琴伴奏,一邊幫她調整節奏。
“三,二,一,大提琴起!”
第一段主歌結束後,厚重深沉的大提琴加入,就像是玉石被洗淨表面的塵垢一般,整首曲子登時便亮了起來。
音樂編曲和其他手藝一樣,貴在精而不在廣。
有的時候加一堆樂器進去,技巧上設計各種高低轉換,效果卻比不上略加改動的版本。
和曹吾合作這麼多年,青松對他很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