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商議後,最終確定的十一座城市是京城,魔都,香城,香港,臺北,正州,武汗,陳都,常春,長安,蘭州。
公司並不準備找演出機構合作,而是準備自己操作。
雖然沒有辦過,但上次音樂節,市場部多少積累了些經驗,這次工作也算是對他們的考驗了。
確定城市之後,市場部便帶著任務全員出動了。
籌辦演唱會,第一項工作就是報批,也就是向當地的文化管理局提出申請,在得到批文之後,才可以進行出票和宣傳。
時間有些緊,如今文化活動的審批已經規範流程化了,報批工作的稽核很快。
很順利,已經確定的城市都拿到了批文,星海文化便第一時間在官網、官微、貼吧等平臺上公佈了演唱會的訊息。
演唱會的訊息迅速在粉絲間引起了大規模的熱議,無數人在帖子下瘋狂留言,詢問演唱會地點和門票發售時間。
“感動!黑洞終於重生了!”
“在哪兒開啊?歡迎來我大合胖啊!”
“超級期待!已經入手《搖滾樂勢力》的黑膠典藏!準備帶女朋友去現場!”
“兄弟們手慢點,給我留兩張!”
“同上!幫我爸和老舅也留兩張!他們都是cba球迷!”
“已預約。”
預約通道開放後,人數在一個小時內就破了萬。
公司上下開始全部啟動,為這次演唱會做準備,聯絡場地,核算成本,紛紛忙碌了起來。
演唱會的宣傳工作一般分三波,第一波是透過新聞釋出會和釋出第一波通稿,交待演唱會的時間,地點,歌手情況等一些演唱會基本資訊,售票工作也同時開始。
公司聯絡了演唱會當地的一些重要平面媒體和電視電臺媒體,釋出了一些相應的軟性新聞。
第二波宣傳,是在半個月後開始的,公司在一些當地主要的報刊雜誌或網路發了通稿,內容有演唱會的準備工作,舞臺音響,樂隊成員的近期情況,票房情況等。
硬性的廣告宣傳也要在這個時候跟上。
當地電視臺開始播放黑洞樂隊參加音樂節的演出錄影,電視臺下方也有相應的滾動廣告,一些節目中也出現了明確的口播廣告。
一些當地的商場電子屏上,也開始出現黑洞樂隊成員錄製的vcr影片。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曹吾他們都在上學,沒法跑宣傳,只能用這種方式來盡一份力。
影片中的盧青松卻是側面面對鏡頭,沒有露出整張臉來,引得一些粉絲想起了當年的事,連呼心疼。
樂隊本人無法出現,公司市場部便另闢蹊徑,加大了廣播宣傳的投入。
他們聯絡了當地的音樂電臺,交通電臺,用樂隊成員錄製的宣傳音訊來作為廣告,搭配點播歌曲的方式進行宣傳,目標群體是計程車乘客。
第三波要放在演唱會開始前的幾天了,主要目標客戶是對樂隊感興趣,卻又臨時決定買票的人。這一階段的臨場票房會有一個小高峰。
與此同時,演唱會的主角們也沒閒著,巴圖和樂樂都在課餘時間和各自的樂隊排練這次演唱會的歌,一來是讓他們準備得更充分,二來也能磨合樂隊,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