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米爾斥力材料,這可是傳說中的玩意!
小學二年級就學過,因為真空中兩片平行平坦金屬板間的虛粒子比正常數目小,會形成叫做卡西米爾效應的吸引壓力。
就彷彿瓶子裡氣壓低,自然會有內外壓力差。
而卡西米爾斥力正相反,不是吸引而是排斥。
理論提出的雖然挺早,實驗室中卻直到2009年才觀測到,還需要極其嚴苛的環境條件以及精挑細選的材料!
至於工業化量產……
就彷彿動不動就爆出充電幾秒鐘,容量好幾倍新聞的鋰離子電池;或者永遠還需五十年的人造太陽;永遠創造了里程碑,但實用化還差很遠很遠很遠的量子計算機……
那應該是幾十年之後才可能實現的黑科技!
現在就搞出來了?
不說斥力效應可以抵消吸力效應,令得奈米級電子元件不再動不動粘合,影響效率屬性,單單可以真空吸能這一點,就足夠顛覆了!
有多顛覆?
橫向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透明膠帶沾石墨烯拿了2010年物理學獎,鋰離子電池拿了2019年化學獎……
逆轉卡西米爾效應的手性材料的發現與製備,怎麼也不比石墨烯遜色吧?何況石墨烯那只是實驗室裡弄出一點點,遠遠未達到製備的程度,勿論工業化量產。
而工業化量產化的斥力充能系統,更是能把鋰離子、鋁離子甚至空氣電池、氫能電池、核電池、太陽能電池統統廢了!
人造太陽都可以不搞了……
能無中生有出能量來,還要啥別的腳踏車?
雖說目前電壓還低,電流還小,既然有了,都工業化量產了,肯定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強的!
只是……太過顛覆了吧?
拳打諾貝爾,腳踢菲爾茲啊……
但凡有點常識的都不敢那麼信,大多數將信將疑,更有許多人連花為一起罵了。
有的說花為墮落了,竟然為這樣的民科張目?
有的說華國科學界真是該整治一下了,一會兒雞蛋返生,一會兒真空生電,吹的比唱的還好聽。
不過花為的影響力終究在那,他們的發聲還是讓更多人把目光放在了產品本身上面,而不是沒有真憑實據,張嘴就說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