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呀!”
“二百三十一!!孫山!就是我!!!”
左右一眾考生恨不得上去掐死他,他媽倒數第一,你還好意思叫喚?不是說三題中第不難嗎?特麼老子怎麼就落榜了?
好吧,他們也是自己落榜,卻讓孫山這個逗逼抓住了取解的尾巴,心中不平衡。
再看榜單,劉之道居然出了前百,特麼哪兒蹦出來的這幫妖孽啊?
解元頭名,梁山伯。
第二名,蘇軾。
第三名,曾鞏。
第四名,蘇轍。
“誰知道這個梁山伯是誰?”
眾考生都是一臉的懵逼,都不知道這個梁山伯是哪兒蹦出來的。
“那這個蘇軾又是哪兒來的?”
這個倒是有人有些印象,“好像就是考完之後,在門前最跳的那個‘孩子’......”
“那個十八九歲的孩子!?”
真是日了狗了,他還真離解元就差一點兒了。
第三的曾鞏,很多人還是熟悉的,畢竟入觀瀾之前就名聲在外。
第四的蘇轍......又沒幾個人認識了。
“好像是蘇軾的弟弟......”
“弟弟!?”那倒黴孩子就夠逆天了,他弟弟,那不是比他還小。
“正是他弟弟,蘇子由。”有人篤定道。“剛滿十七!”
日!!
眾人無不哀嚎,人比人得死。人家十七歲就能上榜前五,而再看自己,四十大幾還是“名落孫山”。
“蘇轍還不是最小的。”有人已經看到又一個名字。
“第十四名的晏幾道,乃是晏殊幼子,那娃娃還不滿十六!”
“十六!?”
眾人哀嘆之餘,猛的一驚:
蘇軾、蘇轍、曾鞏、晏幾道,好像......好像都特麼是那個土匪窩裡出來的吧?
再細看榜文,第五的章衡、第六曾布,第七呂惠卿,後面的王韶、張載....
好像都特麼是觀瀾的考生,觀瀾這一科又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