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調教大宋> 我又來閒嘮叨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我又來閒嘮叨了。 (1 / 3)

好吧,蒼山月你這個厚顏無恥之人,壞到流膿!沒救了!

諸位滿意了吧?

放心,我不會改的....

...

今天腦子脹的很,下雨,陰冷。

憋了一下午也沒憋出個半個字兒來,所以來找大夥兒聊聊天,找找靈感。

昨天用蘇軾的詞打了蘇軾的臉,一下都炸了,平均每章不超10條的“章節評論”半個小時就刷了三十多條。

挺好的,蒼山這壞人的名聲算是坐實了。

很高興,因為這就是網文的魅力所在,寫出一章立馬就能得到大家的反饋,我喜歡這種感覺,希望客官們繼續。

....

當然,好的反響雖多但也總得有不好的。不多做解釋,蒼山以後儘量注意。

這裡只是想替所有的歷史作者說句公道話。

有的書友說:“怎麼所有的歷史書,翻來覆去,抄的就是那幾首詩、幾首詞?就沒點新鮮的了?什麼水平啊?”

有新鮮的。

“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

“綠暗紅嫣渾可事。綠柳庭院,暖風簾幕,有個人憔悴。”

很少有人讀過這首詞吧?寫的是什麼?誰寫的?好在哪裡?如果單拿出來,你們看著是不是一臉懵逼?

歷史文抄詩詞這是必然,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想寫好一個抄詩的橋段,不單要情節夠突出,而且抄來的詩詞要附和意境、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不然就是瞎抄。

中秋節我抄個《滿江紅》不合適,同樣作者抄個九成九的人都沒聽過的詞,你們也得認可才行吧?

所以抄詞的同時,詞要合境、意要達心。還要有極高的辨識度,減少因註解旁白出戏的可能。這很重要。

那麼什麼樣的詞讓人一聽就知道是幹什麼用的,誰寫的,表達什麼意思呢?

也就只有那麼幾首了吧?

“明月幾時有”寫中秋的,《滿江紅》愛國的,“人生若只如初見”騷包耍帥的。

這就是名詞名句的辨識度,不用作者再破壞整體文章的連貫性去特別交代詩詞背景、意境的現成貨。

就比如剛用過的《聽穎師彈琴》,你們回頭再看蒼山用了多少筆墨去說明這首詩的成因和意境?還要刻意去渲染氣氛?

可即使渲染了那麼多,蘇子瞻最後把《聽穎師彈琴》改成宋詞,似乎你們的反響也不是很大吧?甚至沒當回事兒。

殊不知,蘇軾改那首詞從技術層面和美感上都比《水調歌頭.丙辰中秋》牛的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