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騎兵,把騎兵的機動性、靈活性發揮到極致的,當然是蒙古人的遊騎兵,也就是弓騎。
大規模的弓騎遊步騎射對於這個時代的軍事水平來說,無疑是一個惡夢,即使是對上大遼的戰騎,也可以佔到一定的優勢。
但是,弓騎雖好,卻不適合閻王營。
首先,弓騎講求一個以快打快、勁裝簡從,這一點就是閻王營所不能達到的。
因為大宋缺馬,不能像蒙古人那樣一個戰士帶著兩三匹馬,累了就換,更因為閻王營的重灌板甲進一步增加了馬匹的負荷。
其次,閻王營配發的是鋼弩,不適合騎兵作戰。
因為弩不能像弓一樣做到隨時上弦,隨時擊發。弩確實比弓要省力很多,精度也有優勢,但是,弩的換箭、上弦依然是制約它的一大缺陷,在馬背上無法形成戰鬥力。
不然你這邊用弩打出一發,第二發還沒裝上,人家用弓的已經連射出好幾箭了,那還叫什麼弓騎?
所以,當初閻王營改騎兵的時候,唐奕就沒想往遊騎的方向走,只是藉助現有裝備進行改組,發揮出應有戰鬥力就足以應付當下絕大多數的戰爭了。
現在的閻王營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不誇張地說,若與大遼一戰,這五千鐵騎絕不弱於耶律洪基的皮侍軍。
但是,不走遊騎路線,卻不代表唐奕腦袋裡沒點超前的東西。
有一個兵種,在沒有戰馬之前他就想弄了,
現在有了馬,那就說什麼也不用客氣了。
......
隨著隆隆震地之音越來越近,楊懷玉似是想起了什麼,對唐奕道:“正好你來了,幫咱起個名!”
“起名?起什麼名?”
“黑騎營這個新兵種,說是重騎,顯然是不合適的,得起個有氣勢的名字,才配得上這新軍吧?”
唐奕瞭然,想都沒想,張嘴就道:
“鐵、浮、屠!”
“鐵浮屠!?”
臺上的營將們無不一怔,“浮屠”是梵文之中佛塔的意思,“鐵浮屠”就是鐵塔之意。
倒還真貼切......
正想著,那五百黑騎也終於露出了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