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船廠,唐奕與吳育回到驛館。歇息一晚,第二天如約上路,向著京城而去。
顛簸多日,眼見就到了大名府境內,離京城也不足三天之期。
吳育把唐奕叫到車裡,這趟蕭巧哥沒跟著,沒人給吳老頭解悶,找唐奕這個倒黴孩子聊聊天,總比自己一個人悶著要強。
......
“依大郎之說,若是順利,能不能收回燕雲,這兩年就能有結果?”
唐奕點頭,“最多兩年,這是耶律重元的最佳時機。一來,耶律洪基尚且立足未穩;二來,耶律洪基得了租地錢,再加上朝廷的稅錢,一定會大肆擴充皮侍軍,耶律重元越拖越沒機會。”
吳育點頭沉思,唐奕發瘋似的兩頭都給錢,就是要加速這個過程。
“那收回燕雲之後呢?”
“之後?”唐奕玩味一笑。“相公覺得呢?”
吳育知道,唐奕和趙禎打的都是改革的主意。
“老夫不是問是不是要革新,老夫是想知道,你要怎麼革新?”
說完,吳育又補了一句,“像範公那次,出個《陳條十事》就想把祖宗規矩都換了,是萬萬不行的。”
唐奕安慰道:“您老就放心吧,就算讓我老師再來一次,他也不會再用老法子了。何況,陛下已經為此佈局多年。”
“那到底是怎麼個章程嘛?”
唐奕又是傻笑,“反正......相公這兩年千萬別屯銅錢。”
“嘶~!”吳育倒吸一口涼氣。“你你,你們要從幣制下手?”
“嗯......”
吳育有點懵,幣制?那不比範公那次還要難?
唐奕道:“差不多今夏,朝廷就要先一步設立銀法,把白銀引入幣制,逐步過度。等燕雲一有定論,會率先推進紙幣,徹底把屯錢之弊斷絕。”
“紙幣!!”吳育聲調都變了。
孩子,你能不鬧了嗎?
“怎麼可能!?交子、寶抄,大宋不是沒弄過,可是百姓都不認,且貶值之速非常理可期,要出大亂子的!”
“您老放心,小子有辦法讓百姓認紙錢。而且,咱們要弄的紙幣,與交子、寶鈔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你......”
吳育正要再說幾句,卻聞車外有人通稟,說是大名府接使的官員到了。
吳育一擰眉,這才剛到大名府地界怎麼就來人接了?
唐奕卻不然,臉上一喜,“快請過來。”
轉頭對吳育道:“多半是司馬君實。”
吳育一愣,司馬君實?就是前兩年,在汝南王鬧得最兇的時候,參了唐奕一本的那個司馬光?他來做什麼?
不過,看唐奕的樣子,一點不像仇人相見的樣子,也就靜觀其變,想看看唐子浩又搞什麼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