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說江淮防線固若金湯,說的沒錯。
百多年後,蒙古鐵騎滅金之後,橫掃歐亞,卻被南宋狙擊在淮河一線幾十年不得寸進。
可惜,大宋不走運,碰上的是當世最強的軍隊,還有當世無解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兒子。
此後八百年,也只有後世的太祖,看得懂蒙古大汗的戰略眼光,亦只有他老人家可以把整套大戰略複製出來滅掉了****。
那,到底蒙古人用什麼方法擊潰了這條不可能攻破的防線呢?
唐奕一指圖上!
“江淮防禦不可破,卻也根本就不用破!”
眾人一怔,什麼意思?
狄青則是猛的瞪圓了雙目,唐奕只是這麼一點,他就懂了!
只聞唐奕道:
“若我為蠻夷,則以弱兵把宋軍主力牽制在江淮一線然後從容緩進,於西北先破西夏,再滅回紇,取道南下,吞併吐番。由川西入宋,取荊湖路,威懾廣南與餘杭諸地,江淮一線,不攻自破!”
“”
“”
下面,從文官到儒生鴉雀無聲,靜可聞針。
誰也沒想到會是這般運作,簡直就是天馬行空。
唐奕環視課堂,“這就是所謂的——戰略大迂迴!”
蒙古人就是用這個謀劃了十幾年的大戰略入主中原的,後世太祖也是用此戰略擊潰妄圖劃江而治的****的。
當然,這其中還有其他的一些客觀因素,但整體戰略方針就是如此。
見下面的儒生、文官還在消化,唐奕又道:“不論是為宋御夷,還是為夷侵宋,今天的課,只想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
“凡事多從全域性的角度看待問題,當我們陷入一個死局,不妨跳出來,以局外人的眼光再去審視得失;也不妨換位而思,以敵人的思維方式去想想他們應該怎麼做。”
“好了,下課!!”
唐奕已經喊出了下課,卻不見儒生們有所動作,一個個皆伏案急書,把小唐教諭的話一字一字地記成筆記。
甚至很多人記完了,還是不走,尚有些意尤未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