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天寒,千軍釀自然比醉仙更合遼人的口味。
這一頓飯下來,蕭譽、蕭欣兩兄弟整整喝了唐奕三套千軍釀典藏,喝的唐奕是肉痛不以。
奶奶的!別看這兩個貨穿得斯斯文文,言談舉止也是儒風雅緻,可骨子還特麼是北方蠻子啊!
三套啊!
兩萬多貫就這麼灌下去了,這朋友交得實在有點貴
安排完僕役把這兩位抬回去,黑子才湊到唐奕面前,“這契丹蠻子也太能喝了!”
唐奕十分心疼地吩咐道:“把那十幾套千軍釀收好了,再不能這麼浪費了。”
黑子道:“看來,這烈酒在北朝的銷路可比大宋好得多,大郎為何不把烈酒銷到北朝來呢?”
這個問題,也一直是張晉文、潘豐、曹佾想不明白的。
在大宋,除了千軍釀典藏每年出三十六套,適合普通百姓消費的平價烈酒唐奕卻一直不讓賣。
要說南人不喜烈酒,唐奕怕銷量不好也還說得過去,可是,華聯都開到大遼來了,遼人又這麼喜歡烈酒,唐奕還是不讓賣,大夥兒就有點想不通了。
唐奕看著桌上的幾個空瓶,嘆道:“有些錢,咱是不能賺的。”
“為啥?”
“因為高度烈酒,不單單是酒水,還是戰略物資!”
黑子當然不會懂,要是以高度烈酒來消毒治療外傷,那在戰場上可以少死許多人。
要知道,一場大仗下來,因傷口感染死在營帳之中計程車兵,幾乎和戰場上立斃當場計程車兵持平。
唐奕之所以一直不把烈酒拿出來掙錢,就是因為他很清楚,一但讓外人把烈酒的工藝學了去,那大宋在軍事醫療上的這點優勢也就沒有了。
所以,這個錢,就算窮死也不能掙,更何況,唐奕還不缺錢呢?
第二天,唐奕去遼朝國子監看觀瀾分閣的閣址。
大遼的國子監,除了應付科舉考試充當一下考場,基本就沒其它的用處了。就算有教諭,有學生。也是貴族紈絝扎堆兒,根本就幾個有真才實學的學生。
所以,遼帝也算夠意思,把最好的一塊地方劃給了觀瀾書院,緊鄰御街,背靠國子監。正房是三層木石結構的小樓,後面還有一個院子和左右兩廂房,唐奕對此頗為滿意。
這裡原本是遼朝貢院的文星樓,是專供考官、教諭鎖院休息之地,各種設施傢俬齊備,唐奕基本不用動什麼,只要在臨街面的位置開個門,把觀瀾的文集、詩冊往出一擺,再掛上匾額,就能開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