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調教大宋> 第191章 得寸進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1章 得寸進尺 (2 / 2)

要是耕地產出跟不上人口增長,那就算唐奕玩出花來,也沒用!

唐奕在後世曾經看過一個資料,說中國古代,即使將所有的耕地利用起來,但因為糧種和肥力的關係,人口上限最多就是一億。

也就是說,中國這片土地,最多就能養一億人。而且,這個是理論數字,真實情況是,人口過五千萬,就很容易出問題了。

就好比一戶人家,耕地是固定的,養三口人算富裕,養五口人算還能維持,養七口人就要餓肚子,養十口就一定死人一樣!

土地的負荷有上限,就算再會持家的人也玩不轉。

唐玄宗天寶年間,大中華地區有田十四億畝,養民五千三百萬,已經過了這個警戒線。

然後,經過五代的洗禮,又丟了燕雲之地,終宋一朝也沒恢復到盛唐時期的人口和耕地量。

到了明代,因為引入了土豆、紅署、玉米等高產作物,才把理論上限提升到了兩億往上。而大明用三億畝土地,養活了一億兩千萬左右的人口,已經是個奇蹟了。

清末土地總量翻了四倍,也把人口數推到了四萬萬!

只有當人工合成尿素、還有雜交水稻問世之後,人口才能不受土地的侷限,開始飛漲。

所以,唐奕知道,增產不單單是多打糧食這麼簡單,而且還是最根本的問題。

他雖然是學化學的,但在這個時代不可能合成尿素,又無法遠赴南美拿回那些高產作物,怎麼辦?只能在現有條件下提升產量,而沼氣池積肥,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真不是唐奕為了點個人利益抓著這門生意不放。想掙錢,他有一百種方法比沼氣燈掙得多,關鍵是技術不成熟。

“不瞞陛下,現在沼氣池的技術和造價就算草民放出去,也無法普及到百姓之家,造價實在太高了。”

“聽範公說,大郎不是在此獲利頗多嗎?朕還以為,這也如醉仙一般,是無本的買賣。”

“”唐奕一陣無語。

老子是人,不是神!

“實話跟陛下講吧,沼氣燈這門生意,從兩年前開始經營,到如今,獲利不下十萬貫!但您知道,草民投入到技術改進和研發之中的銀錢有多少嗎?”

“多少?”

“十三萬!年前匯賬,不但一分未賺,反而倒賠了一萬多貫。”

“!!!”

“陛下若是不信,草民可讓國舅把賬目拿來給陛下看。“

唐奕一點都沒說謊,一百萬貫他都借出去了,還差這點東西?實在是沼氣池技術不適合民間普及。

兩年前初創之時,造價一百貫左右,苦哈哈的農民誰拿得出一百貫?

就算現在,唐奕投入了巨資研發,大批的頂尖匠人為了簡化工藝,選擇最便宜、最適合的材料,幾乎是想破了腦袋,也只能是成本降到了三十貫每套。

三十貫!相當於一頭耕牛的價格,又有幾家能裝得起?

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