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易儲傳位之事好像和攻宋沒什麼關係。但是,唐奕一說“易儲”,趙禎馬上就什麼都懂了。
其實,這裡面的關係大了去了。
這事兒,還得從耶律宗真年輕的時候說起。
耶律宗真和趙禎挺像的,初登大寶之時都是太后把持朝政。區別就在於,趙禎很老實很聽話,而耶律宗真卻不讓老媽蕭褥斤省心。
耶律宗真繼位之時老想著臨朝得政,蕭褥斤看這孩子不懂事兒,就想廢掉宗真,立其弟耶律重元為帝。
但耶律重元這孩子可是老實,跟大哥比跟娘還親,不但沒跟著蕭褥斤同流合汙,反而是去大哥那裡告發了母后蕭褥斤。使得蕭後陰謀未能得逞,耶律宗真也因此借勢臨朝。
此次平定太后之亂,重元立了首功,耶律宗真也覺得自己這個弟弟夠意思,皇帝都不當也要幫著大哥。那大哥也不能小氣啊,以後我死了,皇帝也不傳給兒子了,就給你!
於是,耶律宗真立耶律重元為皇太弟,為遼朝儲君。
當年不管是大遼,還是大宋,這哥倆兄弟義氣的佳話著實被盛傳了一段時間。
但是,十幾年過去了,耶律宗真眼看著自己的兒子一天天長大
這貨後悔了!
皇位這個東西,當然是給自己兒子靠譜的多
於是,耶律宗真從幾年前開始不停地給兒子耶律洪基加碼,什麼燕國王,總領中程司,南北兩院樞密使,尚書令反正什麼官大,就把什麼往兒子腦袋頂上扣。
呵呵,傻子也知道耶律宗真打的是什麼主意,特麼十歲的娃娃就已經把官坐到兵馬大元帥、樞密使、尚書令這個地步了,再升下去,就只有一個帝位了。
說了這麼多,也只能說明,遼帝要易儲,能說明他不敢對大宋用兵嗎?
能!
而且理由十分的充分!
這一切都是由遼國的兵制決定的,遼朝實行的是全民皆兵,藏兵於民的軍事策略,平時為民,戰時為兵
除了皇帝手中的皮室軍,在和平時期,不論是地方節度使,還是南北兩院,又或是五京指揮使,手裡是無兵無權的。
這不但使軍費開支大降,同時也保證了皇帝手中擁有絕對的軍事力量,威懾四方,防止造反。
說白了,只要不打仗,只有遼帝耶律宗真這個皇帝手裡有兵,他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就算把耶律洪基封了太上老君,也沒人敢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