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實業巨頭> 637 抄底日本科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37 抄底日本科技 (2 / 2)

“現在整個日本政府,都希望美國能夠早日平息中東,讓全球的經濟恢復。”身旁的田雄義說道,他是和黃集團在日本的最高管理者,這次大老闆來日本旅遊,自然要是他陪同的。

“就算沒石油危機,小日本這逆天的股市地價,也必然會出問題的。”陳志文淡笑說道:“不過這沒關係,跟我們不搭噶,田生,我這次來日本,旅遊是一半,另外一半就是有些事情要囑咐你。”

“陳生請說。”田雄義立刻說道。

“第一,這段時間,不管日本的金融資產跌成什麼樣,或者你認為可以抄底,都不行,我不容許我的資金,購買任何地產或者股票,除非你有我的單獨命令。”陳志文說道。

如今的和黃置地,規模已經非常大,因此,除非是超大規模投資,陳志文這個老闆才會知曉一下,不然,普通的,基本上也都是手下中高層自己決定了,的確也是因為,什麼都問陳志文,那他還不得累死啊。

不過,一些大的方向,還是他定的,比如之前在日本買房、在灣灣購買股票、在美國購買科技股或者幾家特殊公司股票等等,這些都是陳志文直接授權的,在這個範圍內,手下人基本上可以自由發揮,然後季度統一彙報一下就行了。

這次來日本,一個目的,也是不容許日本資本的本土金融團隊,冒失的抄底,實際上,如今還是有很多人看好日本的未來的,如果陳志文不是穿越者,恐怕也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說不定也會抄底,畢竟,誰也想不到,日本的經濟會在後續停滯30年,經濟的確沒有變的很差,可對於外界投資者來說,沒什麼太大的投資意義,還不如去內地甚至美國投資。

“好的,我明白了。”田雄義答應道,以老闆之前的投資戰績,沒有誰敢質疑他的決定,而如果是周家楊這樣的最高層,或許還能問一下原委,可他的級別卻不夠,也沒必要,就算老闆的決定真的有問題,他還敢現在當面頂撞不成?不想要工作了麼?

“第二,就是盯著日本的一些科技行業技術、專利這些,收集這方面的資料,然後與集團內部相關公司溝通,看看有哪家公司需要的,就全力配合他們,購買技術專利、挖人或者直接收購公司,都要配合他們。”陳志文又說道。

這個時代,日本在多方面的技術,可以說是全球第一,就是後面的韓國與灣灣,其實也是趁著日本地產危機,大量技術人員被房地產坑了之後,將他們挖了過去,從而奠基了韓國灣灣在電子科技領域強勢的基礎。

這樣的好機會,陳志文也自然想參與一把,其實到了如今,多賺一點錢意義已經不大了,對他來說,不過就是數字罷了,之所以還那麼積極的投資地產金融,不過也是為了獲得更多資源,有了更多資源資金,做其他事情,也就方便很多了,真正他希望的,還是自己旗下商品在技術市場方面的突破,那樣才更有成就感。

畢竟,純粹多賺錢,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值得開心的了,反而是自己旗下商品,能夠一步一步的走向更成功,才可以讓他更激動。

“好,只是這些行業太多了,不知道陳生這邊,是否有優先的行業?”田雄義想了想問道。

“嗯,首選汽車、電池、液晶、晶片這些,特別是電池,這是最重要的。”陳志文又說道。

液晶晶片這種東西,他也都是透過間接模式投資的,這兩個領域涉及到的技術太高,靠一家沒有強國背景的公司,是做不起來的,特別是晶片,人家不賣光刻機,那就沒的玩,而光刻機也不可能自己做,因為這個難度甚至超過了空間站,光刻機本身,幾乎就是人類現代工業的集合體,別看荷蘭阿斯麥爾就能造出來,但實際上它的供應商,是全球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尖斷領域的頂級公司,是歐美日韓科技的結合體,就是未來突破多項科技的內地,都很難在這個領域做出成績,說它是最後一顆工業皇冠,一點也不為過。

汽車方面,人是很重要,可這個市場行業太成熟了,沒有幾千上萬的團隊,根本不可能翻出什麼浪花,而作為日本從60年代到21世紀20年代一直強勢的產業,甚至可以說是根基,從兩田日產這些公司挖幾十幾百人或許不是問題,但幾千人,就不太現實了。

唯獨電池,是未來全球經濟的核心產業之一,但現在還處於萌芽階段,鋰電池在未來運用之廣,堪比晶片,可技術難度,要低不少,這是美的目前,最有機會掌控的重要產業。

畢竟,就是比亞迪與寧德時代,都能在未來掌控這個市場,那美的,至少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而鋰電池,雖然理論技術不是日本發明的,但目前的商業化的根基卻是在日本,如今,全球鋰電池行業,一半的人才及技術儲備,也都在日本。

這也足以看出小日本的可怕,如果不是因為內地在未來成為了世界工廠,靠著手機的生產,掌控了電池的客戶端,從而在新世紀掌控了鋰電池技術,使得小日本失去了迭代研發的基礎,不然,電車時代還真不知道會怎麼樣。

當然,液晶與晶片也是如此,這裡面的原因,就值得深思了,沒有市場,那技術再牛逼,也不行,等離子電視、氫能源汽車,失敗的原因都是如此,這也是陳志文早期,大力發展零售行業以及與零售超市巨頭打好關係的根本原因,先有市場,再慢慢研發技術,是最容易成功的。

未來怎麼樣先不管,但現在鋰電池的大量人才都在日本,陳志文自然要將這些人挖過來。如同三星花費大價錢專門從日本請晶片工程師,學會了他們的技術,才使得後續三星有能力,控制整個市場,美的也是要差不多是事情,只不過,是在無人關注的鋰電池領域。

“電池行業?好,我會重點關注日本各家科研機構的進展。”田雄義答應道。

“好,那就這樣,未來,你們在日本的主要任務,就是鎖定他們的科技人才與技術,你手下那麼多投資地產的人才,調回部分去內地吧,那裡,是集團在地產行業需要新開拓的市場。”陳志文說道。(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