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一片農田平原,未來會變成到處都是摩天大廈的CBD商業中心,會比香港擁有更高的摩天大廈,這裡面,對我們來說,是多麼好的機會啊,我們可以在上滬市,打造另外一個置地,甚至,比香港置地的規模還要大。”陳志文笑著說道。
“會超過香港?”另外一邊的周家楊疑問道:“這上滬市面積比香港大多了,總不至於都是摩天大廈吧?”
“你也不看看上滬市有多少人?整個內地有多少人,一旦整個經濟體發展起來,那必然會經歷西方國家曾經經歷過的一切,比如城市化。”陳志文說道:“一旦開始大規模的城市化,大量的人都會從農村湧向城市,更多的人會從各個其他城市湧向燕京、上滬這樣的一線城市,你們想想,這未來的上滬市,會有多少人?加上商業需求,需要多少大廈、酒店、商場才能滿足需求?”
“如果這樣的話,那就是一個上滬,我們能很難拿下很大的市場啊。”董有為說道。
“不要想的太多,怎麼著我們也不可能在一個地方投資太多的,未來燕京、上滬、深海、粵州、金陵還有一堆二線城市,都會是我們的目標,每一個城市都適可而止即可。”陳志文笑說道:“現在我們就討論一下,在上滬市的投資吧。”
“我已經叫人,送沙盤來了。”董有為笑說道。
“沙盤?你不會建了一個上滬市的沙盤吧?”陳志文驚訝說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倒沒有,就是上滬市的一些商業核心地段,我準備了一些,也沒有香港那個那麼精緻。”董有為笑說道。
不一會功夫,便有幾人送過來了幾輛小推車,車上面,正是上滬市一些如今比較出名的商業地段的立體沙盤,其中,也包括黃浦江旁邊的兩邊,可以看到一些上滬市知名的建築,如和平飯店、南京路步行街等等,不過也明顯能看出來比例不對,不然,真造出跟上滬一小部分一樣的沙盤,那面積也太大了,成本也很高,且大部分地方,沒有秀出來的意義。
“我的希望,就是在這一塊地方,拿下足夠的土地,這中間的位置,正好造我們的新海港城,然後旁邊就是新的文華東方酒店,其他的,就建寫字樓,額外加一棟高階公寓,面積是越多越好,我們的資金,加上使用國內銀行貸款的話,可以輕鬆拿下這麼多專案。”陳志文又說道:“明天你們代表置地與和黃,去與政府代表進行商談,儘量也往這個方向上靠,我估計政府那邊也不太可能真的讓我們都拿下這些黃金位置,到時候就先看看他們的意思吧。”
別說國內改開十幾年了,就是沒改開,聰明一點的人自然知道哪的房子位置好,哪的不好,黃浦江邊,誰都喜歡這樣的位置,而黃浦江邊正對著浦西最繁華商業區的地段,更是最耀眼的崽,誰不想要啊?
早在改開之前,這些地方就已經有很多人居住,甚至部門辦公所在地,這也是為什麼,陳志文在十年前沒有謀劃這塊地的原因,因為大家都不傻,這樣的地方即使不商業開發,但也是適合居住辦公的,早就被佔了,輪不到外人了,也就是現在中央下令浦東大開發,這些地方需要全拆了建高階CBD商務,不然,自己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之所以提出新建一個海港城,除了本身在上滬建這樣的專案肯定有利可圖之外,這個專案本身也是用來吸引上滬市的,超級大規模的商場,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能拉動地方經濟與消費的,特別是浦東想要大規模建CBD中心,那你就必須做好高階商務人士的需求,大型商場正是其中之一。
商場之外,自己建一棟酒店也應該不是問題,這些年來在上滬他也投資了不少,這點面子還是有的,就是剩下的,還能拿多少寫字樓大廈,就難說了,都吃下最優位置的,也不可能,也沒必要,雖然位置好,但次一等位置的地方數量更多,也是可以從這些地方補回來的。
“好。”周家楊與董有為說道。
和黃與置地,在全球的投資方向,很多都是涇渭分明的,不過在內地的地產投資則沒有限制,實在是因為這個市場太大了,不要說內地,就是一個上滬,他們兩家加起來都吃不下多少,只要二者不發生直接的競爭,那就自由發揮,這麼大的市場,他們雙方也不會傻的競爭,合作起來一起利用共同資源競爭,不更好麼?
“除了浦東大開發,上滬這邊,還準備建一個世界級別的港口,老周,你這邊知不知道現在到什麼進展了?”陳志文又問道。
在上滬市,除了浦東新區,還有一個重大專案就是未來的浦東港口了。
這些年來,不但上滬的經濟騰飛,長三角也是一樣,大量的工業開始崛起,出口方面的需求也是越來越高,而傳統港口的效率太低了,滿足不了整個長三角的需求,之前的上滬港也沒辦法改裝成大型的新集裝箱碼頭,因此,中央也下令要建新碼頭。
陳志文自然知道這是未來的浦東港口,可也僅限知道名字,其他的,就不知道了,不過在原先歷史上,李嘉成就投資了這個港口,那今天自己的和黃,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周家楊回答說道:“我們和黃也已經與上滬市協商合作的事情,原則上是可以合資的,不過因為現在上滬市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位置,所以一切合資商談,也沒有開始,等到確定位置,大概知道需要多少資金後,再商談後續。”
“好,這個港口,我們一定要爭取到。”陳志文點點頭說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