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短的時間,香港也一樣沒什麼變化,陳志文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讓旗下的幾家公司,開始大規模的在股市集資、或者向銀行貸款,以獲得更多的現金流,為87股災做好準備。
時間很快就到了6月,好市多,要上市了,陳志文再一次來到了美國,不過這一次家人就沒來了。
“艾瑞克,恭喜了。”亨利摩根笑著說道。
上市當天的早上,陳志文等人很早便來到了交易所總部,身為公司的負責人以及待會上市的敲鐘人,肯定是要提前準備的,要不然,碰到堵車導致來不及了,那可就成為美國上市歷史上的笑話了,而同來的自然也有摩根士丹利及高盛投行的人,這一次好市多上市,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IPO之一,兩家大投行也是非常重視,一旦破紀錄的成功,那不僅僅可以為投行本身賺取高額的利潤,還能夠作為樣本,成為自己投行未來宣傳並吸引其他準備上市公司的手段。
摩根士丹利作為陳志文的長期合作伙伴,也成功成為了這次好市多上市的兩個金融投行之一,而亨利摩根自然也親自來了,一個他與陳志文的關係最好,第二就是,他手上也有點好市多的股份,雖然還不到1%。
“多謝。”陳志文也是笑著說道。好市多主場就是在美國,那在美國上市也是必然,不然根本就沒辦法在這裡真正的發展下去,讓出部分股份換取未來的正常發展,也是很早之前的計劃,如今也終於到這一天了。
“哈哈,不過,聽說你這次準備出手的股份可不小啊?這樣不是一次性將你的股權降到50%一下了嗎?”亨利摩根又問道。
在歐美,大部分人並不追求對公司的絕對控股權,不要說50%,就是33%,很多人也都無所謂,他們會透過各種複雜的控制方式,甚至可以做到只有10%的股份,就能控制整個公司,當然,這可能也是初期發展讓利太多,又或者連自己也不看好自己公司,因此尋求在早期套現。
不過這種事,對於陳志文來說就是太扯了,好市多未來的潛力,誰不知道?再加上陳志文多年來的經營與投資,幾乎還沒有失敗的,又怎麼可能對自己沒有信心呢?
“畢竟是美國的企業,我手握太多股份,還是有點不太保險的,只需要有控制權就行了。”陳志文隨便找個理由解釋道。這其實也是一方面原因,另一個自然就是馬上出現的股災了。
在今年上市也是早有準備的,87年股災,任何公司股價都會嚴重下跌,甚至有人認為會重複1929年的事件,恐慌心理到了極致,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會放棄對於上市公司大股東的限制,容許大股東逆向收購股票,拉高股價,這對陳志文來說,可就是一次現在高賣到時候低買的好機會,還能讓很多人啞口無言:我收購股份,可是應著美國政府的需求。
當然,不僅僅是好市多,對於他投資的很多公司,比如通用電氣、可口可樂、微軟、英特爾等等上市公司,這都會是好機會,到不是說價格更划算,而是在恐慌拋售潮的情況下,陳志文可以放開手來收購,也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這是暗中加碼的最佳時機,到手了就不需要管了,反正他也沒打算收購這些公司。
“也對,你這樣想,真的很不錯。反正對你來說,掌控好市多的採購權才是最重要的。”亨利摩根雖然不做零售,但這種簡單行業,他們這些精英人士還是能一眼看出裡面的門路的,陳志文對於零售最大的資源,就是憑藉著海量的訂單以及供應鏈的管控,從而最低控制的成本,這個優勢由反向幫助他穩住現有的大量連鎖超市訂單,誰也離不開誰,相互繫結,倒是好市多,也不過就是其中一環罷了。
當然,說起來簡單,但想複製一個基本上不可能,早期好市多的成功,在全球貿易化開啟的時代,陳志文抓住亞洲的生產優勢,這些都是成功的必要因素,現在已經不可能再複製了,甚至就是再回到10幾年前,也沒幾個人能夠複製一遍。
“走吧,去見見道瓊斯公司的人那。”陳志文沒有再多說什麼,反正轉移話題說道。
“行,大家都在裡面等你很久了。”亨利摩根點點頭說道。
隨後,陳志文會見了道瓊斯的數位高層、好市多的很多現有股東以及未來準備投資好市多的大量基金會。
上午8點,道瓊斯指數開盤,好市多正式上市,股價定為16港元,一共3億股,開市市值48億美元,在無數人的見證之下,陳志文敲鑼,好市多的股票正式進入市場流通。
“買入買入,100萬股,不要給我省錢。”現場的電話員,馬上就接到了一大堆類似的命令,大量的電話來自美國各地、甚至歐洲亞洲等地方,這次好市多的上市,顯然也讓很多國際資本注意到了,這樣優質的零售公司,且上市後還準備在歐洲亞洲擴張,誰不看好呢?
到了下午收盤時,好市多股價上升為24.68億美元,整體市值高達74.4億美元,陳志文在上市之後,持有48.9%的股份,價值36.6億美元,同時,他還單獨套現了9.2億美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