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其他公司?”湯姆愣了下,隨後說道:“陳先生,按照力拓正常的發展計劃,我們的確有這方面的策略,但也是需要等待合適的時機的,並不是我們想收購哪一家就能收購哪一家的,再說,一般的礦業公司,我們也未必看得上,沒有在戰略上能夠相互輔助的,收購回來只會造成更大的虧損。”
“這個我不干涉你們,我只是建議,只要力拓的股本足夠的大,那我也就可以投資更多,又不會影響公司的日常運營,這樣不是一舉兩得嗎?”陳志文笑著說道。
礦業產業,雖然不如石油天然氣那麼敏感,可怎麼說也是國家發展的根基之一,自己小參與一下也許沒什麼,可參與太多,就可能會很麻煩了,如原先歷史上,內地各方國有或者私人資本多次參與國際礦業之間的收購,可碰到的問題總是有很多,要麼併購的時候被否決,要麼收購之後經營幾年又被否決。
雖然國有資本最終還是成功的控制了部份礦山或者一些礦業公司,但背後,是國家層面的各種利益妥協後形成的結局。
自己如果真的要闖進去,倒也不是說一定不會成功,而是太費力了,透過間接投資,無論是精力還是效益,都是回報率最高的,如果還能讓自己的銀行參與一把,那就更划算了。
“陳先生的支援,我們很感謝,但我們也想問清楚,您要的是什麼?”湯姆想了想又問道,他可不相信,眼前的人會真的這樣幫助力拓,即使他是股東也不太可能,大部分公司都有很多股東,也沒見過幾個股東會提供大量支援,不扯後腿就不錯了,除非這位股東,自己掌握了公司,那自然會投入足夠資源。
“我的要求很簡單,等未來某個時間,我需要行駛我大股東的權利,擁有部分礦山的銷售分配權。”陳志文說道。
與一般行業不一樣的是,礦產行業或者石油天然氣行業,有些情況下,股東們是有著終端銷售的分配權的,比如一個鐵礦一年產能1億噸,那一位持有10%股份的股東,就可以擁有1000萬噸的銷售權,不過也並不是一定,還是要看管理層與股東方的博弈,股東有分配權的,一般都是入股的時候早期商量好的。比如後世內地花費巨大代價入股很多鐵礦山、鋁礦銅礦山的股份,就是為了分配權,節省資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證供貨的穩定性,避免國內會出現嚴重缺礦,要不然,可投資的東西多了去了,沒幾個人會去投資礦業的,畢竟,這玩意回報率遠比不上很多行業,如果不是陳志文知曉未來的力拓會成為全球三大礦業巨頭,他也不可能投資礦產行業,還不如在內地、香港甚至灣灣投資房地產的回報率高,而既然投資了,那自然也就要爭取銷售分配權了,這可是實打實的巨大影響力。
“所有礦藏嗎?”湯姆問道,這其實也在意料之中,全球很多投資者投資礦業行業,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不過對於礦業公司來說,終端銷售,是其影響力的來源,除非是那種賣的不好的礦藏,不然他們也是不願意分配這個權利出去的,當然,投資者也不是傻子,誰都是要那些不愁賣的,這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所有人都在爭奪。
“對,不過主要會是鐵礦,一些小型種類,我沒什麼太大興趣。”陳志文說道。
“陳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不過這樣的事情,也是需要董事會來同意的,我這邊,不能做主。”湯姆說道。
“好,那我就等著你的訊息,不過,我在股市上的收購還在繼續,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化,我也不好說。”陳志文淡笑說道,他是不準備真的收購力拓,但可以以這個為施壓方法。
“明白,我會盡快給這個答覆。”湯姆點點頭回道。作為管理層,或者力拓的一些小股東,他們是不敢去賭的,而力拓,又不是銀行,沒有銀行法的限制,陳志文旗下產業與他們也沒有什麼關聯,只需要在上市公司法規定的份額34.9%以內就行了,而如果真的到了這個比例,說不定召開股東大會後,力拓就可能變成華人的了。至於政府那邊會不會干涉,有可能,但最近英國也在忙著去國企化,推自由市場的名義,如果因為力拓的事情,在政策上開倒車,那就算政府出面保住了力拓,他們這些管理層也可以走人了。
“還有一件事,力拓旗下,有多少鋰礦?”陳志文又問道。
“鋰礦?有一些,不過這些礦藏,市場很小,所以大部分都沒有開採,且利潤也不高,一些還在虧本。”湯姆回答道,這不是什麼絕對機密,不要說陳志文是大股東,就是一個普通人,只要真的想知道,都是能查出來的。
“你也知道我旗下的和黃,下面有一家礦藏公司,這些年來也就就經營著澳洲的半個鐵礦,傳統礦產對新玩家來說,已經沒什麼機會了,而我們內部決定,投資鋰礦,所以,我可以出一個價格,買下力拓旗下所有的鋰礦,你覺得如何?”陳志文又說道。
作為未來的穿越者,陳志文自然知道,鋰,在未來是有多麼的重要,從90年代開始,當膝上型電腦出現的時候,鋰的需求就一路走高,隨後90年代末,功能手機的銷量更是比膝上型電腦多出幾十倍不只,再過十年,當智慧手機出現的時候,一臺智慧手機對電池電量的需求是功能機的510倍,更不要說,21世紀10年代之後全球經濟發展,導致幾乎每個人都需要手機,再加上充電寶、行動式電器的普及,鋰更是成為了電氣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而後面電動車的出現,更是讓鋰出現了一年漲價接近十倍的奇蹟,全球所有國家、資本都開始熱衷於找鋰礦,甚至異想天開的南美國家,都準備建立一個如OPEC一樣針對鋰礦的組織。
而在如今的80年代,鋰的用途,則非常的少,現如今哪怕很多礦業公司不會專門去找鋰礦,可因為偶然發現或者伴生礦導致的現有鋰礦產能,就供過於求了,可以說,是基本上不值錢的,這樣的機會,陳志文肯定不會放過,這可不光是錢的問題,也不是未來能翻多少倍的問題,而是手握重要資源的影響力,且自己在未來也會投資鋰電池行業,必然也會涉及到生產,如果有了自己的礦山,整個產業一條龍,才能取得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