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說這些還是太早了點,這樣的大投資,肯定需要慎重的,其實深海市離香港這麼近,語言也相近,我也希望,能夠在深海市建這樣的一個大型專案,特別是遊戲電子產業。”陳志文笑著說道。
其實,全部自己來投資工廠,也是目前電子產業格局的被迫選擇。
後世的電子產業,基本上都是外包,目前80年代,也出現了這樣的趨勢,但還沒到90年代乃至21世紀的完整產業鏈模式。
電子產業代工,其實就是如富士康這樣的企業,透過規模效應,為各家大型電子公司代工計算機或者再之後的功能手機及智慧手機,但目前的代工模式,還沒有足夠的壯大,也就是說,各個代工公司,也都是接一家是一家,還沒有達到90年代那種大規模模式。
這是電子工業發展的必然,可代工的發展也是需要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只有經過了大量的競爭,才會出現類似富士康這樣的王者企業,而這個過程,也需要很長的時間,直到90年代中後期才逐步成型。
也就是說,就算陳志文有意培養未來的代工組裝巨頭,目前也做不成,哪怕找到富士康也不行,他們沒這個能力承接美的這樣龐大的訂單,其他家也不行,規模還沒發展到這個級別。
或許韓國的三星有這個潛力,但陳志文顯然不可能將自己的大部分訂單給這個未來的競爭對手,甚至自己在國內投資黑白電視機工廠,有一小半的目的,也是為了與三星競爭。
雖說早就安排人去韓國收購三星的股份,自己也算是三星的小股東了,可這只是純粹的經濟投資,產業方面的競爭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陳志文不可能等那麼長時間,加上在國內直接建廠,對自己的影響力有很大的好處,同時未來光是工廠下面的地皮,也是高價值回報,所以自己建廠,不僅僅對自己更划算,也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了。哪怕現在的日系電子集團,主要核心產能也都是在日本本土。
至於家電產業,這個就沒必要代工了,到了30年後也是如此。
“也是,那這件事我會向深海市及粵東省領導彙報。”李傳方點點頭說道,這樣的大事,不可能壓的住,就算自己壓了,陳志文也肯定會放出去訊息,這樣反而得罪了人家。不過上報中央,他的級別可能還不夠。
“好,多謝李局長了。”陳志文笑了笑說道,這次也只是藉著深海市來傳遞訊息罷了,這樣的好處,就是等他到燕京的時候,中央那邊估計也準備好了,這樣的談判,還是雙方都準備好了較好,擺在桌上交談。
李傳方離開之後,陳志文便叫來了雷盛利,將剛剛的交談大概告訴了他。
“以國內目前的情況,估計肯定會想要這個專案,接下來,就要看哪個城市肯付出最大了。”雷盛利笑了笑說道。
這次電子產業轉移出香港,是美的集團最近定下來的核心策略,畢竟根據預測,未來的香港已經不適合這種密集型製造產業了,以美的的規模,肯定要提前數年做好準備,未來,可能研發、市場、採購、質量這種非製造業崗位會留在香港,不過即使如此,也能輕鬆擁有數千乃至上萬人的就業崗位,因為未來的美的,對全球市場的預測更大,特別是計算機產業。
“這是肯定的,這件事,我估計內地這邊很快就會全知道了,你做好準備,帶著我們的談判團隊及專業人士,前往燕京,我們先與中央討論這個問題,其中的重點,就是獲得在國內大規模銷售的許可,我可以給國內帶來幾十萬乃至更多的就業崗位與外匯,但我們也要全方位的進入這個市場,特別是家電產業,國內的經銷渠道我們都要進入。”陳志文沉穩的說道。
前幾年,他的投資可以說是對內地市場的初次試探,小批次進入國內市場,先將品牌名氣慢慢的打出來,比如一個城市的商店有著美的的幾款家電,就算因為銷量管控的原因,無法鋪開市場,但至少可以與進口品牌一樣,先讓很多有消費能力的人熟悉一下,知道還有美的這個品牌。
而現在,自己的目的,就是全方位的進入國內市場,這在目前的政策下,本土品牌能夠生產的產品,是不太可能大批次容許外資進入這個市場的,可自己的敲門磚,就是一個產值超過十億美元的超級工廠,這對內地高層來說,又是一個非常大的誘惑。
“如果我們能夠正常進入國內市場,加上本土生產的低成本以及關稅問題,我們估計很快就能拿下很大的市場了,而且低成本,也能讓我們在歐美有著更大的優勢。”雷盛利點點頭說道,海外市場,就算收購了RCA,也透過新的管理來降低灣灣工廠的生產成本,可面對日本品牌,還是有點壓力,這次來國內投資,對美的來說,可以幫助拿下國內市場以及繼續攻克歐美市場。
至於會給內地帶來的巨大收益,其實不過就是順帶,以美的的市場規模,去哪都是一樣,這些只能成為自己一方獲得更大優惠的籌碼,比如稅收、土地價格等等。
“沒那麼容易的,國內這邊的阻力肯定有一點,一切就要看你們未來的談判能力了。”陳志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