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泰國是不容許外資收購本土銀行的,最多持有25%。”霍建寧說道,大部分國家,都會保護自己的銀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銀行是金融命脈,如果開放只會被髮達國家的資本給血吞了。
“那如果我們收購到25%,能不能要求查一次賬?”陳志文想了想又說道:“只要查到他們與置地的合同金額,再與置地交給我們的財務資料金額,一旦不一樣,那不就是鐵證了嗎?且都是合法渠道得來的?”
“這樣的話的確可以,但這家銀行市值也有差不多5億美元,我們可是得投入1億多美元了。”周家楊又問道。其實他們也想過,不過這麼多資金他們不能決定。
大部分公司的新大股東,的確是有資格進行查賬的,或者說要求審計,特別是銀行行業。
“這沒關係,只要這個銀行不像之前的海信那樣有大問題,那以後的發展也不會差,泰國最近幾年的經濟還是會不錯的,未來我也比較看好,只不過可能比不過香港罷了,我們的資本去投資一些也沒什麼。”陳志文說道:“再說,為了置地能夠成功到手,這也不算什麼。”
從80年代中到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泰國可是被稱為四小虎的,大量外資進入其中,收穫也是頗為可觀的,不過對於陳志文來說,這個不錯的收益還是比不過香港、內地甚至隔壁的灣灣,加上對其歷史也不熟悉,就不參與了。
但如果說為了幫助收購置地,那自然該投入還是要投入的,反正本身也肯定能賺錢,泰國未來的地產市場也會大發展,銀行作為伴生業務,只要不犯蠢,基本上也能大賺特賺。
而置地在未來,估計就是租金一年也有幾億美元,雖說考慮到了通貨膨脹,但無論怎麼對比,現在的一億美元還是差遠了。
“那可以試一試,我會調集資金去收購這家公司的股票,這家泰國大農銀行,基本上也沒什麼大股東,我們收購不難,就是需要一點時間。”霍建寧說道。
“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收購這個銀行,沒必要瞞著,直接光明正大的找過去就行了,就說我們看好泰國的未來,準備投資泰國的銀行業,再放一些大的誘餌,比如我們可以幫助他們進入香港甚至走出國際市場,價格方面也可以商量,或者和黃這邊可以向他們借一筆資金增加他們的業務也行,對我們來說也沒什麼壞處,對他們來說卻是實打實的好處了。”陳志文說道。
以和黃、美的、紅牛等公司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與一般的小銀行合作,都可以說是很給面子了,而一般的小銀行,也會想辦法抱住這些大樹。
“好,我會親自去一趟泰國,與這家銀行協商,以我們集團的資源,如果只是單純投資的話,應該不是問題。”霍建寧有點底氣的說道。
如果是香港的公司,或者說其他地區的非銀行金融等公司,那面對這樣的巨頭談入股可能還會很謹慎,可泰國任何銀行都不用擔心,因為法律禁止外資掌控本土銀行,你哪怕突破法律限制獲得99%股份也不行,更不要說最低只有25%了,而有了一定股份,只要有個10%,就可以要求查銀行賬務了,這也算是大投資的正常操作,誰投資之前不會進行財務審查呢?
而自己要的,只是一份能夠壓死置地的資料罷了。
後面的半個月,海信銀行並沒有對置地進行催促,反而讓置地一方緩了一口氣,畢竟,這樣做賬也是需要時間的,要不然絕對會漏洞百出。
而霍建寧,則是帶著自己團隊親自去了一趟泰國,與曼谷當地的大農銀行進行了交流,表示自己一方想投資對方,同時也提供了適當的資料,如港元匯率危機期間,海信銀行一共提供了27億美元,來應對整個香港的大量擠兌。
大農銀行看到這份資料之後也是震驚不已,他們整個銀行的市值也才5億美元,雖然資產規模有20億美元,真正屬於自己的資金也才1億美元左右,且還都是泰銖,雖然泰國沒有很嚴的外匯管制,但想兌換太多美元也是很難的,而這次投資,將會直接獲得1億美元左右的資金。
隨後,大農銀行自然也派人來香港調查,結果得到的資訊也差不多,海信銀行憑藉一己之力壓住了港元的崩潰趨勢,同時他背後的老闆也是全球華人首富陳志文。
再加上一大堆未來可以合作的計劃,且入股的價格也非常合理,這讓大農銀行的高層及董事非常心動,很快就答應了先邀請英國的一家第三方財務審計機構進行一次審查。
到了這一步,其實就已經算是成功了,只要審計拿到了大農銀行曾經對置地的貸款,那就足夠了,大農銀行也不會隱瞞這件事,他們也不知道,海信銀行願意花上億美元來投資,居然只是為了這個目的。
時間很快就到了12月初,在海信的要求下,置地提供了自己上億港元的投資支出及債務表格,裡面顯然沒有關於泰國大農銀行的那筆貸款。
鐵證,到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