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實業巨頭> 434 德爾福電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34 德爾福電池 (2 / 2)

“好,去檢視看,順便也查一下美國或者歐洲的其他電池製造公司,如果有合適的,就收購下來,不過要保證他們的技術,我們能全部拿到亞洲來。”陳志文點點頭說道,雖說電池技術,理論上不會有什麼限制問題,但如果一家企業給本國的衛星、軍方裝置、潛艇、坦克等供應電池,那肯定是行不通的,他也不需要這些業務。

“好的,我立刻派人去查。”雷盛利說道。

一週後,雷盛利與何國元帶著準備好的資料來到了陳志文的辦公室。

“陳生,這是德爾福電池的所有資料,我已經整理好了,您請過目。”雷盛利將一份資料夾交給了陳志文,裡面並非繁瑣的資料介紹,而是已經經過整理,能夠一眼就看到所有重點的資料資料,這也是任何一個老闆所需要的,大老闆們可沒時間看一大堆毫無意義的介紹資料。

“我看看。”陳志文接了過來,開啟看了一下目錄,所有內容都是關於德爾福電池的簡單介紹,而這個時候,雷盛利也介紹說道:“這德爾福電池.”

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在雷盛利介紹以及簡潔資料的幫助下,陳志文也算大概知道了這家公司的情況。

德爾福公司,原本是20年代,全球汽車產業剛剛誕生之時,一家汽車公司的一個分業務,那時候的油車公司遍地都是,如同40年後內地新能源汽車剛剛爆發時候一樣,而後續多年競爭之下,大量汽車公司倒閉,德爾福的母公司也是如此,不過天無絕人之路,一個為了汽車而存在的造車用電池的子公司,居然混的風生水起,隨後重點就發展汽車電池,後續又進入了乾電池領域,最終在60年代成為了美國電池產業的一方霸主,排名至少在前五。

但70年代,日本在各方面開始進軍高技術領域,電池行業也是一樣,憑藉著低人工以及夠卷,在成本方面力壓美國,而研發領域,也一樣更強。

在如今美國汽車產業、晶片產業這些最高階產業都被日本汽車衝擊的時候,德爾福汽車的汽車蓄電池以及乾電池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汽車蓄電池領域,不但美國汽車產量被日系車衝擊,為了降低成本,美國汽車品牌又選擇更便宜的日本汽車,導致雙線失敗,乾電池領域就更不用說了,這玩意體積小,運輸成本低,集裝箱普及後,美國本土品牌更是一洩如注。

為了降低成本,德爾福電池與工會大幹了一場,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將工廠搬到了墨西哥,當地人工成本的確低,可質量卻總出問題,成本還是拼不過日系,整個公司,已經連續5年虧損,頹廢之勢已經顯現。

“的確適合我們,有不少技術,也有市場,哪怕搬到灣灣來,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而且我們集團內部也有大量零售渠道,可以幫助這個德爾福獲得更大的市場。”陳志文點點頭說道,這就是掌握了好市多,以及星河貿易透過極致的廉價價效比策略獲得很多大超市訂單的好處,一旦自己要做什麼,除非是一些工業品或者服務行業,要不然,整個零售渠道都會有很大用處。

“德爾福公司目前的市值也才5000萬美元,公司淨資產大概在2億美元左右,負債一個幾億,我們收購的話,不需要很多成本。”雷盛利又說道:“而他們的技術,或許比不上日本那幾家,但也有著大量基礎專利、新技術以及很多研發人才及經驗,生產方面,也只是選擇了墨西哥這個不合適的地方,我們收購後,將工廠搬到灣灣或者內地,再投資讓他們研發,將部分技術授權內地方,這樣兩邊就可以一起研發,內地這邊的起點就會很高,這可以讓我們節省很長時間。”

“那好,我在美國的收購,與摩根士丹利合作的比較多,你們就去找他們吧,談一個合適的價格,出手收購這家公司,我們也需要他們的一些資源。”陳志文果斷拍板說道。

只要在電池這個未來大市場領域發展,就肯定不會虧,現在花多少錢都值得,能買到技術節省時間,就有很大的意義。

而這種涉及到不到一億美元的收購,交給手下就行了,他不需要特別關注,後續有了進展,他再發話就行了。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