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您的意思是,拍攝這部電影?改成動漫?”邁克爾艾斯納也沒有開啟書籍,就直接問道。
《美女與野獸》是法國兒童文學之父沙爾·貝洛的著名作品之一,在好萊塢,早在40年代就已經被改編拍攝,不過都是真人電影,當時還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以現在的觀念來看,內容拍攝的太假了,哪怕是以現在的化妝工藝,都沒辦法將“怪獸”給真正排出來,因此,好萊塢也就沒再打這個心思了。而動用特效,那成本就太高了。
故事的情節很簡單:
男主是一位年輕的王子,在宏偉的一座古堡單獨居住,因為之前他的手下曾經拒絕過一名貌醜老婆婆借宿,結果被無辜施展詛咒變成了野獸,甚至連這位王子的僕人都變成各樣傢俱,要解除魔咒的唯一方法就要這位變成野獸的王子學會真心待人,找到真愛。
而女主貝兒的父親一次不小心闖進了野獸王子的領地,被囚禁在城堡裡。
為了救出父親,貝兒只能隻身犯險,前往城堡,野獸為了變回人,就要求貝兒與他住宅一起,以方便他破除詛咒,貝兒為了救父親,就答應與野獸同居於古堡。
變成野獸的王子雖然難看,但也開始真心對待貝兒,然而,貝兒因為一心想念著父親,所以生活的並不愉快。
偶然一次機會,貝兒找到機會逃走,可是卻遇到了兇狠的狼群。危難關頭,野獸王子及時出現解救了貝兒,自己卻受了傷,貝兒心存感動,就細心照顧野獸。
第二男主加斯頓喜歡貝兒,得知一切後,為了得到貝兒,設計讓村民一起殺死野獸。
貝兒傷心的親吻了死去的野獸。而野獸王子則因為這個吻,解除了自己的詛咒,重新復活並變回了原來的人樣,一個帥氣的王子。於是二人從此不羞不臊的居住在一起了。
很老套的劇情,但老套從來都不是問題,只需要寫的好或者拍的好就行了。
“對,其實好萊塢現在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演示很多怪獸的時候,表現的太假了,幾十年前,人們倒可能無所謂,有點娛樂就行了,但隨著現在各種娛樂水平的提高,大家對電影的要求也就太高了,就說曾經成功的大白鯊、異形,就是因為很逼真,才能夠成功,但是美女與野獸這種類人的怪獸,卻很難表現的很真,特別是還涉及到由人變成怪獸的過程,很難體現出來,不過,如果是動漫的話,那就沒有任何問題了,我們可以在畫紙上將所有細節畫出來,再不行,還可以使用超級計算機來修改。”陳志文點點頭說道。
Photoshop這個專案,美的已經成立了一個超過百名工程師的專案組,目前來說,離出成品還很遠,但這不妨礙現有的計算機一樣能夠做到輔助動漫,只不過可能沒有那麼方便、快速。
而在電腦特效突飛猛進之前,動漫能夠做到很多現實電影無法做到的事情,且就算未來有了特效,在成本方面也遠比不過特效。當然,這兩種電影針對的使用者群體也不一樣,動漫當然屬於小分類,主打的可能是兒童與青少年,比如未來成績更優異的《獅子王》,不過《美女與野獸》比較特殊,它的主要市場也包括所有的成年人,特別是女人。
“愛情片,一直是所有人最喜歡的故事,沒有之一,哪怕各種科幻、神話、槍戰電影中,也會有著很多愛情環節,這些故事即可以佔據一定的電影時間,也可以讓故事內容變的更飽滿,《美女與野獸》這個故事在美國歐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只要拍出來,我們再多加宣傳,肯定會有很多人願意去觀看的,但是後續成績怎麼樣,還是得看故事與我們的動畫水平的。”邁克爾艾斯納說道。
“動漫水平的話,迪士尼的不敢說全球第一,但前三還是沒問題的,哪怕現在公司沒落了,曾經的繪畫團隊還是有很強基礎的,至於故事是什麼樣的,就得看你這位新CEO了。”陳志文笑了笑說道。
他雖然知道《美女與野獸》,但可沒看過90年代的這部電影,只知道這部電影的票房成了當年的爆款之一,全球票房在90年代初超過4億美元,現在還差幾年,如果能達到3億美元,加上在渠道方面的收益,那迪士尼至少可以在短時間內緩上一口氣了。
這也是他需要考察現在迪士尼整個團隊以及邁克爾艾斯納綜合能力的機會,至於結果,也不是很重要,成功了固然好,失敗了,後續也還有《獅子王》、《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等經典動漫,這裡面一些電影,他可是看過的,雖然記得也不太清楚了,但大概劇情還是知道的。
不過這些電影相對來說,需要更強的計算機特效能力,因此,還不到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