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實業巨頭> 380 摩根財團的邀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80 摩根財團的邀請 (3 / 3)

“這倒也行,不過這種事也不能一直做,等他看中什麼大目標後,我再下手。”亨利笑了笑,又說道:“聽說,你已經將蘋果公司的股份都清光了?”

“對,蘋果公司那邊有公佈,我現在手中,已經沒有任何蘋果公司的股票了。”陳志文點點頭說道。

如原先歷史上一樣,蘋果公司的發展,遇到了困難,強勁的對手IBM推出了更強的個人電腦,而美的的個人計算機業務,雖然規模影響不到蘋果,但分體式的創意出現,解決了之前很難解決的問題,如散熱、重量等等。這讓很多小公司,更容易推出自己的個人電腦。

蘋果能夠在這個時代成功,並不是靠著多高的技術,沃茲的技術再牛逼,也不可能比得上數百數千人的工程師團隊,蘋果能成功,是因為喬布斯第一個提出個人電腦這個想法,以及它是第一款個人電腦,另外則是龐大的名氣與光環等等因素。

如同,2010年代的特斯拉,但當其他品牌都入場後,雖然特斯拉還會有很高的成績,但對比之前幾乎一家獨大的時代,就差的太多了。不過後世推出蘋果手機的蘋果公司是例外,因為他們之前就有了很強的技術儲備。

而現在的蘋果公司,自上市之後,也沒有推出任何新的型號或者技術等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倒不是蘋果不研發,而是當太多同行的產品出現後,蘋果新款電腦的亮點,幾乎就沒有了,但蘋果這個品牌,註定了要推出要“改變世界”的產品,這是喬布斯天天掛在嘴邊的,偏偏又沒這個技術能力去實現,於是也就只能將新產品釋出會一拖再拖了。

再幾十年後的特斯拉其實也一樣,不過好在它還有一個絕招:降成本,於是,各種股東大會(沒有釋出會)上,馬斯克不講創新不講技術,只講怎麼降成本了。當然,降成本也是一種技術,但一家偉大的企業,你不能總是隻想著降成本吧?類似00年代的蘋果,如果只想著降低ipod的成本,那怎麼可能會有iPhone的誕生?

在這種情況下,陳志文趁高分段拋售了蘋果的所有股票,獲利超過8億美元,作為蘋果的大股東,他的每次拋售,都是要公佈的,完全合法,連稅務也要交,這次來美國,這筆錢怎麼避稅,也會是主要任務之一。

“你的投資可真厲害,蘋果股票最近兩個月,開始下跌了,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蘋果的市場份額開始下跌的很嚴重,外加又拿不出新產品,華爾街,已經不太看好蘋果了。”亨利摩根說道。

“沒有這點能力,你以為我是怎麼擁有現在的一切的。”陳志文端起卡布奇諾,輕輕的喝了一口。

“也是。”亨利摩根點點頭,說道:“我們家族的一位實權人物,想約你見一面,時間隨你,最近就行,地點也一樣,在紐約就可以,你看怎麼樣?”

“什麼樣的實權人物?”陳志文好奇問道。

“一句話可以決定我命運的那種。”亨利摩根說道。

“那他見我,是為了什麼?”陳志文又問道。

百年前的幾大壟斷財團,分別控制了美國的石油、金融、鋼鐵、交通、礦產等等,雖然後續有反壟斷法將它們拆分,但這並不影響這些財團的已有利益,再加上美國這邊擅長邀請職業經理人,祖輩的財富反而不如香港那樣,容易被後世子孫敗光。

就說石油,即使洛克菲勒的很多子公司倒閉,但活下來的,也都是巨頭,全球前二十的石油巨頭中,4家背後有著洛克菲勒的影子。

摩根財團可能要差一點,但就是公認的直屬他們的大型銀行,也有兩家巨頭,就是JP摩根與摩根士丹利,在美國市場上也是呼風喚雨的級別。

當然,也有一些曾經的大財團沒落了,但大部分都是被其他巨頭攻擊或者圍攻,或者這個產業鏈不適合美國生產了,又或者產業被新產業所取代,如曾經的鐵路大王,幾乎壟斷全美的鐵路,但到了海洋集裝箱時代,鐵路就徹底沒落了,哪怕是美國,東西海岸的海洋運輸成本還是比鐵路低,鐵路家族仍然富裕,但比不上以前的十一了。

“什麼想法我不知道,但第一次會面,肯定就是隨意聊聊,你是聰明人,也許這次聊聊之後,你就明白他的意圖了。”亨利說道。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