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實業巨頭> 355 汽車零部件市場的巨大機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55 汽車零部件市場的巨大機遇 (2 / 2)

“那是因為你們都是老司機,很多新手司機都非常謹慎,倒車也很費勁,再說,就算老司機,你們能保證自己能看到所有的東西,汽車是有死角的,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會倒車撞到東西?有個電子功能監控,至少可以大機率減少可能存在的問題,甚至,雷達如果夠先進,還可以準確的測出車尾與後面障礙物的距離,然後再告訴司機。”陳志文說道。

“這樣看的話,的確也有很大的市場,但問題是,我們對於感測器,也沒有什麼經驗啊?特別是測距還需要超聲波感測器,這方面也要收購海外公司嗎?”雷盛利問道。

“這個領域,基本上都是新手,就算有,也是那些尖端的工業公司,想收購也很難,不過,可以嘗試與國內合作,雷達技術,本身就是各個國家重點研究的物件,雖然他們的雷達與汽車需要的雷達差別很大,但總歸都是同一種東西,我們可以委託國內的專家團隊來研發,或者一起研發,就在國內大城市建造實驗室進行研發,有了成績後,再嘗試裝在車上面看看。”陳志文想了想說道。

“這的確是一種方法,這些技術,雖然國內也不涉及,但總歸原理是一樣的,讓他們研發,比我們自己研發要簡單多了。”雷盛利點點頭說道。

“就香港的這點人口,工業基礎也不行,以後是做不了研發基地的,製造業這一塊,我們還是需要依賴內地的人才的,不管是家電、電子消費品,或者汽車相關技術,都是如此,儘量的利用國內人才來發展我們需要的技術,我們只要把控好資金投入以及研發方向就行了。”陳志文說道。

國內十億人口,相關的技術人才其實很多的,特別是很多大學裡面的教授,只不過因為技術底子差了點,但數量上的優勢,篩選一下,足以滿足美的在幾個領域的需求了,再加上未來幾年大量的大學生會走入社會,雖說大部分會進入國企或者政府公務部門,但如今的時代,只要外匯開道,還是能挖不少人的,更不用說,自己投資的深海科技大學,已經在興建了。

“明白。”雷盛利點點頭說道。

“暫時就先這麼多吧,其實還有一些汽車技術,但都算是比較複雜的,我們至少先將大量的研發團隊給準備好,這些技術成功了部分後,再研發其他的吧,畢竟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陳志文又接著說道。

80年代,其實是汽車各種電子技術發展的根基時代,這十年,很多汽車主機廠以及大型汽車零部件公司,著實研究了很多技術的基礎,比如渦輪增壓技術、車身穩定系統ESP、高效能自動變速箱、ABS、EDB、導航、液晶中控、多功能中控、全範圍安全氣囊與氣簾、抬頭顯示等等。

這裡面,部分領域自己是有機會進場的,因此,美的需要對這些方面進行投入,但這裡面任何一項技術從開始到成熟,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與資源,美的雖然不差錢,但也不可能同時進行多方面的研發,因此,陳志文先選擇一些可能性大的,進行攻破。

等到團隊建起來,有一點成績了,研發有了一定基礎能力了,再向上研發更先進的技術,比如,如果倒車雷達研發成功了,那就可以根據這個基礎來嘗試前車雷達,向主動安全方面的領域進軍。

不過,也有部分,是他不太可能插手的,比如車身穩定系統ESP,他當然知道這個技術在未來是多麼的暴利,全球幾乎中配以上的汽車都需要這套系統,擁有它的博世甚至按照車價來百分比收費。只是這套系統,博世雖然還沒推出,但陳志文已經知道他們已經在研發了,自己不可能跟得上,再說,這種技術,沒有大量的研發基礎、專業的大量高技術人才團隊、足夠的開發經驗,是不可能成功的,美的根本就沒這樣的條件。

“好,那我也與和黃一樣,直接在燕京市成立一家大型汽車方面研究的實驗室,聘請內地的各種高技術人才以及海外方面的人才,AMC與國內的合資廠也在燕京,配合起來,也方便很多。”雷盛利點點頭說道。

“在燕京可以,不過其他地方也需要,比如上滬,那裡也有很多人才,都要利用起來,未來我給美的的預算,我們在汽車電子零部件方面的研究,每年都會超過上億美元,只要你們能夠拿出更好的成績,我可以投入更多的資金。”陳志文又說道。

現在的美的,在電子消費市場,已經獲得了非常穩固的地位,光是遊戲市場,一年估計淨利潤不低於10億美元,原先歷史上的雅達利也差不多有這個數值,而現在的美的,成就更高,未來等到個人計算機開始爆發後,那麼電腦遊戲市場以及電腦軟體市場都會有豐厚的回報,更不要說,他還有機會投資美國未來的科技巨頭,這些巨頭,到了90年代,哪一家都是以百億乃至與千億美元為市值單位。

在電子產品市場已經獲得成功的時候,一家正常的公司,是不應該滿足現有的成功的,進軍新領域,也是必須,如後世的蘋果公司,在手機市場上獲得成功後,也想著進入電動車領域,不過,迂腐的思想,導致了徹底的失敗罷了,如果在2013年的時候,蘋果自己投資建廠,而不是一味的想複製手機代工的模式,那麼在20年之後,也許全球汽車市場,蘋果還可能有一點機會。

做汽車,是陳志文的目標,但只靠AMC或者未來收購一些其他品牌,那是根本做不了什麼成績的,頂多能夠藉著先知機會以及大量資金,來稍微有所提高罷了,想要真正在汽車領域做大,就必須要深耕技術,經過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研發,讓自家公司的汽車,在很多方面能夠與大品牌一較高下,這樣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電子領域的長期收入,正好可以成為汽車領域研發的資金,國內又可以提供大量的人才,以及可以不斷嘗試的市場,而只要前面幾步成功了,那只是在汽車零部件行業,就能獲得回報,這樣一來,整個業務自己就能形成迴圈,最終再哺育終端的汽車市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