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和黃已經私有化了,那也只能買一些和黃旗下的子公司股票了,很多還處於非常低的低位了,特別是一些地產公司。
信報上對和記黃埔最近的經營動向也有了大概的介紹,包括與長江實業的合作,大量曾經停工的專案再次啟動,只是不知道和黃與長江的合作方式是什麼樣的。
選了一會,王東找到了自己的目標——都城地產,這是一家在九龍有著不少地皮的地產公司,早年被和記收購,隨著和記進入危機,加上地價暴跌,也導致了它幾乎破產,現在長江實業接手不少專案後,停工專案已經啟動,據說已經在開始預售物業了,不過股市之上仍然沒有什麼動靜。
確定目標後,王東將報紙一收,飲料罐扔到了附近的草叢裡,轉身便往著證券交易所的方向跑去。
“一億港元,好大的手筆啊。”長江實業公司內部一間辦公室內,李嘉成看著報紙笑著說道。
“不過是文字遊戲罷了,十年投入一億港元,可能是第一年,也可能是最後一年,這差距,可就大了。”對面一人也跟著說道,他是長江實業的業務部門經理盛永能,也是長江實業內部,李嘉成最信任的人之一。
“也對,以現在地產市場的情況,再過幾年,和記黃埔的價值,足以讓任何人眼紅。”李嘉成嘆息著說道:“可惜,要是我們當初能夠收購就好了。”
“陳志文敢收購和記,甚至後面還合併了黃埔集團與屈臣氏,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紅牛飲料能夠在美國市場大賣,每天產生的現金流足以讓香港任何公司眼紅,銀行也是看重這一點,才默許和記被他收購,否則,不要說我們,就是地產五虎加起來一起收購,都不一定能成功,債權銀行那邊根本通不過,就算透過了,我們也會揹負極大的負債,資金這麼匱乏的情況下,我們也沒能力來重啟和記的那麼多地產專案,最後極有可能被拖下水。”盛永能搖了搖頭說道:
“據我所知,陳志文在收購和記後,還額外從海外調集了3億港元資金進入和記,也就是說,就算我們不與和記合作,陳志文也有能力短時間解決和記的負債壓力,讓和記的專案重新運轉,資金重新流動。”
“也在我預測之內,沒有足夠的把握,陳志文這個人不可能強行收購負債這麼嚴重的和記,更不可能還在負債的時候就進行私有化以及合併子公司。”李嘉成點點頭說道。
“有了足夠的資本,就可以穩住和記,他與我們一樣,看好地產市場與股市在未來的復甦,現在就只剩下等待了。”盛永能有些感慨的說道:“真要是地產市場恢復到72年底的狀況,陳志文這一次的回報,就能賺幾十億港元了,香港歷史上,可真是前所未有啊。”
“可惜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本。”李嘉成嘆氣說道:“如果我早生十年,十年前就有現在的資本,那絕對可以收購和記,甚至當年的恒生銀行也不是不可能。”
“是啊。”盛永能贊同道。
“好了,不說這些沒意義的事了。”李嘉成笑了笑,說道:“我們與和記的合作,現在有多少專案了?”
“一共正在開發的有11個專案,還有16個專案還在商討收購價格,和記那邊要價有點偏高,我們還在談。”盛永能回答道。
“他們要多少?”李嘉成問道。
“比我們的心理底價要高10%。”盛永能說道。
“那稍微談一談,我們讓個5%或者6%,先把專案拿下來再說,拖的太長,時間也是成本,還有,現在地價開始上漲,拖一個月,可能就不只5%了。”李嘉成想了想說道。
與和記的合作,雙方早就定下了哪些專案可以合作,隨後雙方再單獨定下自己的價格後再重新談判,這種模式自然是和記希望賣個高價,長江希望可以買個低價,於是談了一段時間,幾個成功,還有十幾個未談妥。
“李生是擔心其他華資也會進場湊熱鬧?”盛永能深理老闆心,問道。
“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我拉著和合實業一起,其實就是為了少一個競爭對手,再一個就是能夠增加我們的運營能力,降低風險,但華資中還有很多其他地產公司,而和記手上的地皮太多了,我們現在與和記合作的,不過是一小部分罷了,還都是一些位置不算非常好的。”李嘉成無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