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9 第一步 (2 / 2)

時間過的飛快,一眨眼的功夫,春節就在漫天煙花中渡過。

雷盛利也鎖定了兩家給RB品牌代工的工廠,一家做彩色電視,另外一家則是生產冰箱與窗式空調。

看完資料後,陳志文嘆口氣說道:“還真的只是組裝廠,啥玩意都是海外買的。”

雷盛利說道:“這不能怪他們,香港這邊也沒有配套的工業,他們自己投資的話就需要太多的資金了。”

“也是。”陳志文點點頭。電視機的映象管以及冰箱空調的壓縮機從海外進口很正常,香港沒這個能力生產,但想不到的是,香港一眾電器代工廠,除了一些基本的塑膠外殼,鈑金固定架是在本土生產,其他包括銅管、過濾網、線束等等都是進口的。

雷盛利接著說道:“陳生,我查的資料顯示他們的正常訂單都被砍了很多,我們收購會不會有一定的風險?”

“石油危機嗎,正常,他們報價多少?”陳志文點點頭說道,現代經濟是一個信心經濟,高價的石油讓無數企業失去信心,這種情況收縮成了第一戰略,自然大規模砍訂單,降低庫存,增加流動資金。

而處在供應鏈下游或者代工廠,就會遭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不過,陳志文也知道,到了3月份,OPEC就會恢復石油的正常供應,雖說油價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但至少“更惡劣的趨勢”不會再出現了,這也讓歐美的經濟跌的沒那麼慘了。

“一家50萬,一家80萬。”雷盛利說道。

“那就讓獲多利再談談,價格降個10%就可以了。”陳志文想了想說道。雖說這兩家公司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多年的裝配經驗也是很有價值的,加上供應鏈完善,也還算值點錢。

而且想在香港收購更好的也不太可能,現在的黑白家電行業在發達國家還不算夕陽行業,歐美日都很重視自己國內的品牌,基本上也在自己國家生產,而香港之所以有RB品牌的代工廠,還是因為香港作為英聯邦的一部分,對英聯邦的出口比RB本土要划算一點。

只是RB的大品牌都去了英聯邦國家直接建廠了,只有一些小品牌,不太有能力在海外投資,就選擇讓香港廠家代工,然後貼牌出口英聯邦國家。而這產量,也不多,一年也就一萬多臺空調,冰箱稍微多一點,加上韓國製造業崛起,按照歷史來看,估計到不了80年代,香港在電器這一塊就只能造電風扇了。

雷盛利點點頭說道:“那行,我跟獲多利再協商一下。”

“搬遷的事情怎麼樣了?”陳志文又問道。

雷盛利說道:“環球電子內部9成的員工都願意搬遷,我已經和搬遷公司聯絡,準備2月底全部搬過去,現在正在全力趕工,多準備點庫存。”

“行。”陳志文點點頭,幾個主要電器業務的框架總算差不多完成了,接下來,就是要投資發展技術,以及為這些產品尋找渠道了。

而早在去年,星河控股招聘的大量銷售已經去了海外,正在和海外幾大潛力巨大的超市採購們增加感情,這些分別是美國的沃爾瑪、歐洲的家樂福、麥德龍等等,後世是個人都知道的超市巨頭,在目前還只能說是兒童期,相對來說,搭上關係要容易很多,只要與這幾家關係處理好了,那麼自己的產品銷路只是算是有一個大保證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