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聖人曰過的:自己一臉毛,就別說別人是猴。
羅府的嚴黨官員們義憤填膺。彷彿兩京一十三省的重擔全在他們肩上挑著。徐黨就只會扯後腿、使絆子、打悶棍。
林十三心中暗道:唉,嚴黨抗倭是為了奪權;徐黨掣肘是為了保住自家銀庫。
雙方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朝廷裡真正關心東南百姓死活的又有幾個呢?
時局多變。誰曉得未來嚴閣老會不會為了權力,在東南養寇自重?
剛才一眾嚴黨高官齊誇林十三。還真讓他們誇對了。林十三的確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智慧。
又或許,他把局勢看得如此清楚,是因他身不在局內,旁觀者清。
羅龍文清了清嗓子,說出了今夜的第三件大事:“諸位,我們刑部督捕司剛剛得到了一條訊息。”
“錦衣衛經歷司的經歷官沈煉寫了一封奏疏。準備在上元節後彈劾嚴閣老、小閣老。”
“沈煉是陸都督的好友。陸都督跟嚴閣老是皇上的左膀右臂。”
“自家人內鬥,只會讓外人得利。這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
林十三心頭一動:怪不得沈經歷那天滴酒沒沾,衣冠整齊,還焚了香呢。想來他在經歷司大堂寫的,一定是參劾嚴家父子的奏疏。
羅龍文咳嗽了一聲,望向林十三:“師父。”
林十三會意,頷首:“好。”
三個月相處,師徒之間已經有了默契。
羅龍文的意思是:你得把這件事稟報陸炳,讓陸炳攔著點沈煉。
林十三說了個“好”字,表明一定轉達。
吏部尚書萬鏜一拍手:“事情都議完了。餓了。上菜吧!”
羅龍文笑道:“好!上菜”
羅府夜宴的第一道菜,是每人一個蟹黃包。這包子看上去平平無奇,實則內有乾坤。
羅龍文笑道:“諸位,這蟹黃包是按宋時童貫的《家餚譜》所制。餡兒鮮味美。最絕的是......”
萬寀道:“我曉得。這裡面還有個典故哩。”
“宋相童貫愛吃蟹黃包子。他敗亡之後,童府一位廚娘流落街頭。”
“某家大食肆的老闆欲聘用她,讓她做宰相府的蟹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