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叮囑迷迷瞪瞪的嬌妻:“明日你準備些醬雞臘肉,派個嗦喚給我師父送去。”
碧雲道:“你自己怎麼不去?”
林十三笑道:“我此等正經人,哪能閒著沒事兒出入怡紅樓呢?”
碧雲眯著眼說:“快得了吧。平日也沒見你少去。說是向你師父討教玩寵之道,誰知你去玩的是寵還是人。”
林十三賭咒發誓:“天地良心!家裡有不花錢的使,我何苦去找那花錢的?”
碧雲罵道:“你這話說的,好像我比怡紅樓的姐兒還賤呢......不過,倒很有道理。”
翌日吃罷了早飯,林十三去了怡紅樓,給師父張伯送年貨。
張伯這老廝,睡到日上三竿還沒起。被窩裡還有個年方二八的“脆生蠟燭”。
林十三尷尬不已,放下年貨便走了。走到門口他嘆了聲:“唉,要論風流自在,誰也不及我這師父。”
當夜子時,林十三師徒再次鬼鬼祟祟去了豬尿泡衚衕。
在吳承恩的四合院外,林十三開始施展捉猴秘法。
他先從竹簍中拿出幾根乾柴,淋上了火油。又在乾柴上架起了一個鐵盆,旁邊另置了一個瓷碗。
孫越則拿起一個大酒壺,“刺溜”喝了一口後,將酒分別倒入鐵盆和瓷碗裡。
孫越抱怨道:“哼,一錢銀子一斤的百果酒,給那潑猴兒喝真可惜了。”
百果酒,又稱猴兒酒。獼猴喜歡用樹洞存放各色野果。時日長了百果便在樹洞中發酵成酒。
不知猴語中“酒”怎麼說,但能確定的是獼猴最喜此物。
洪武年間一個捕猴人偶然在樹洞外聞到酒氣,用手捧了一口嘗過,您猜怎麼著?
甘甜清冽,果香四溢。那叫一個地道,那叫一個美!
從那之後,大明的酒行裡便有了百果酒,或稱猴兒酒。
用百果酒捕猴,也成了捕猴人的一種秘法。
孫越倒好酒,林十三在乾柴旁放了一個皮套子。這皮套子只有牛眼粗。上寬、下窄。皮套子四周鑲著一圈牛皮筋。
林十三從竹簍中拿出半根削細了三圈的筷子,放入皮套子中撐開,套眼變成了碗口粗。
最後,他將一根甘蕉、一個橘子放入皮套中。集誘惑、捕捉一整套效用的捕猴機關設定完成。
孫越低聲道:“師父,開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