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憤憤然:“對!就是那個寫《西遊釋厄傳》的龜孫子!”
黃錦講述了自己堂堂一個副內相,為何要跟一個久試不第的五十一歲老監生過不去。
嘉靖帝久居西苑深宮,平日無趣的很。夜間他喜歡在永壽宮大殿青紗帷帳內,給一眾大小宦讀志怪小說。
錦衣衛甚至有專門的傳奉官,為嘉靖帝從民間採買志怪小說。
這兩年,《西遊釋厄傳》風靡大明,自然也上了傳奉官的書單,被送往永壽宮中。
嘉靖帝某夜給眾宦讀完第五回齊天大聖大鬧天宮那一段,竟連呼三聲:“神書!神書!神書!”
“好!好!好!”
當時在一旁侍立的黃錦還想:這書的著者能博得皇上一樂,也算是個人才。不知著者是什麼底細,有機會我得抬舉抬舉他。
又過了十多日,嘉靖帝夜讀到了孫悟空車遲國鬥法那一段。氣得七竅生煙:“妖書!妖書!妖書!竟敢嘲諷朕!”
車遲國王迷通道門,一心求仙。又寵信羊力大仙、虎力大仙、鹿力大仙。三妖的化身皆是道士。
只要稍微有點腦子的人就能看出,這是在嘲諷當今皇帝沉迷修道呢!
這就跟施耐庵在《忠義水滸傳》裡的暗諷差不多。什麼少華山三傻朱武、陳達、楊春.......就差點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的名字了。
從古至今,文人在文章裡夾帶私貨,暗諷當下都是常態。沒辦法,文人嘛,就那點酸不溜丟的臭毛病。
嘉靖帝被書中內容氣得勃然大怒,直接將青紗帷帳裡的銅罄摔在地上,發出一聲龍嘯:“欺天啦!”
黃錦連忙跪倒:“皇上息怒,小奴這就讓東廠的陳洪去把這妖書的著者捉來,扒了他的狗皮。”
盛怒之下的嘉靖帝,表現出了一個帝王該有的肚量。
嘉靖帝道:“捉什麼捉?天子去跟一個寫志怪話本的窮酸文人計較,朕豈不成了小肚雞腸?”
嘉靖帝沒跟吳承恩計較。黃錦卻將吳承恩這個名字記在了心裡。
他授意錦衣衛的陸炳查清了吳承恩的底細。原來是個久試不第的老秀才,年近五旬才補了一個南京國子監的監生。
黃錦心善,有時又有點孩子氣的小肚雞腸。他打算替嘉靖帝好好教訓下窮酸文人吳承恩。
可宮中小彌勒黃錦盤算的“教訓”,絕不是傷人性命,亦非斷人前途。
黃錦只是想搞個孩童般的惡作劇,捉弄下吳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