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他有一劍> 邊境少年 第九十章 明月國的書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邊境少年 第九十章 明月國的書生 (1 / 2)

書院中,幾人緩步而行。

餘真意問道:“這位山長,是怎麼知道你來書院的?”

徐仰止看了四周一眼,說道:“這書院中,也有陣法,就跟紫氣宗一樣。每進來一個人,都會被陣法的主持者知道,他也是個開江境的修士,這點本事還是有的。”

餘真意恍然大悟,聖人坐鎮書院,可知曉天下。

這位山長,還是很厲害的。

“山長”,其實就是書院的負責人,位高權重,是書院的核心人物。有位大賢人在他的《退庵筆記》中就這樣定義山長:“掌書院講習者謂之山長。山長亦稱院長,亦稱山主。”

山長的稱號,充滿了野性和對官府的反叛,這與早期書院倡導的自由精神,是一致的。這種說法,以前沒有,是大唐新起的一種說法。

餘真意感覺很喜歡,因為大唐就是應該如此,豪邁又奔放。

那些著名的書院,無一例外都擁有名震四方的山長。

例如,太宗年間,齊魯書院有個叫周式的山長,他的學術和品行都很好。太宗皇帝知道後,就派人接他進入皇宮,封他為國子監主簿,並想留他在京城侍駕。然而,周式卻堅持要回到齊魯書院,真宗無奈之下放他南歸。此後的齊魯書院,更是名聲大振。

有了德高望重的山長和教師,書院不愁沒有學生。

因此,書院也設定了不低的入學門檻,也有入學筆試,而且招生數量有限。

“天下三十六書院之一”的齊魯書院,在早些年間,就“定養士額二十人”,後來擴到三十人。齊魯書院名氣出去以後,遠道前來求學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別置額外學生十員,以處四方遊學之士”,等於是增加了十個旁聽名額。

直到現在,人來人往,一片繁華。

餘真意花了一些銀子,在書院中感受了一下學生們的生活。

一旦進入書院學習,學生就要遵守書院的一系列規章制度。

以齊魯書院為例,首先要求學生要穿“院服”,這個院服不是統一定做的,只是規定要穿顏色深的衣服。這樣做的目的,是和一般的民眾區別開來,讓學生有士人的責任感。

另外,書院還設專門針對學生的“請假簿”“講簿”“德業簿”“食簿”“宿齋簿”。

其中,講簿記錄山長講學的情況,德業簿登記學生的功課情況,食簿是用來領取錢米,宿齋簿則用來領取燈油和木炭。齊魯書院還規定,學生請假不得超過三個月。

謁祠、聽講、供課三者都需要登記,缺席三次就“罷職、住供”。這個住供,就是停止供給。給學生的錢糧和伙食斷供,這個懲罰可真是不小。

餘真意帶著彩雲,一路吃吃喝喝,不亦樂乎。

彩雲本來是鬼物,在書院這種地方,可能會感覺到不舒服,但是有龍虎山真人的令牌,她感覺不是很難受。在書院中,還有許多路過的學子,朝她看來看去。

彩雲長得,實在是好看。

又有天師符咒傍身,根本就看不出來是鬼物。

當然,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學業。

餘真意去看了一下,書院中的學生,學的都是些什麼呢?

《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等儒家經典,餘真意每樣都買了一本,打算在路上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