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蓮花峰紫霄宮,顧天南收回眼神,轉身看了看鋪滿和煦晨光的書籍,在堆積如山的卷帙中間,桌上兩隻空空如也的褐色酒罈被染上了一層淡金色,他揉了揉發酸的高挺鼻樑,隨手搬過一把椅子,從懷中掏出楚鳳鳴昨夜酒後揮毫寫就的《御風劍經》,迎著晨曦仔細研讀起來。
《御風劍經》在幾十年前的江湖上赫赫有名,是逍遙劍宗的鎮派絕學。逍遙劍宗宗主裴東來不僅是劍法卓絕的一品離塵高手,還頗具江湖梟雄的膽色胸懷。
據說逍遙劍宗的開山祖師裴東來本是一個算命先生,前半生浪跡江湖潦倒不堪。裴東來孤苦伶仃,無妻無子,在三十七歲那年不幸得了瘟疫,眼見時日無多,便躲進一處無人荒山,用盡最後的力氣刨開黃土,準備送自己最後一程。
當裴東來顫顫巍巍躺進土坑後,眼角瞥見了不遠處一個山洞中靈氣氤氳,珠光閃閃。只有出氣沒有進氣的算命先生本不想起身,可他掐指算了算,卻算出了一線生機。
就這樣,算命先生裴東來在密洞中得道了一本無名劍譜,上載深奧劍術和真氣運轉法門,雖然艱深枯澀,卻也妙用無窮。
裴東來透過這本劍譜上的真氣調息之法治癒了瘟疫,而且習劍八年後略有小成,雖然不能橫行北周江湖,卻也闖下了一番盛名。
於是他在四十五歲那年,在人傑地靈的青州開創了逍遙劍宗,並給這本無名劍譜取名《御風劍經》。
經過裴東來的苦心孤詣,不過才十幾年的光景,逍遙劍宗聲勢日盛,隱約間已經凌駕於紮根青州兩百多年的劍道魁首鐵劍門之上。
就在裴東來名滿青州時,他被自己最信任的大弟子算計,誤把五位形跡放浪的鐵劍門弟子當成了魔教妖人,殺了個乾乾淨淨。
當鐵劍門門主帶著幾十位弟子氣勢洶洶地找上門時,裴東來的大弟子立即倒戈,口口聲聲怒斥自己師父如何蛇蠍心腸,如何恃強凌弱,裴東來這才意識到自己落入了別人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
江湖最險惡之處莫過如此,仇敵的千刀萬劍再凌厲兇險,都及不上身邊人的一刀一劍。
裴東來倒也不含糊,他當即斬斷自己使劍的右臂謝罪,可鐵劍門得理不饒人,非要裴東來交出《御風劍經》才肯息事寧人。
《御風劍經》是裴東來畢生心血所在,豈能拱手奉上?於是鐵劍門打起“主持公義、懲奸除惡”的大旗,糾集了五六個青州小宗派圍攻逍遙劍宗。斷掉一臂的裴東來自知寡不敵眾,為了保全宗內兩百多口人的性命,他忍辱負重交出了《御風劍經》。
經此風波,逍遙劍宗被鐵劍門從青州江湖徹底除名,宗主裴東來也消失無蹤。
《御風劍經》的劍道真髓在於,天下之物莫不有其理,知其理方能借天地之氣。火借天地之氣,可星火燎原;水借天地之氣,可萬物生霜;劍意借天地之氣,可開山覆海。
至於這《御風劍經》為何會出現在鴻玄宗的觀雲樓中,楚鳳鳴並不知曉,清策天尊也從未提起過,他只知道這門劍法舍劍招求劍意,以格物之法悟劍,劍成之後可借天地之氣以盛胸中劍意。
顧天南拿開青花瓷酒碗,用手掌一掃,確認桌上沒有酒漬水漬後,才將墨跡未乾的《御風劍經》小心翼翼地鋪展開來,第一訣是劍法總綱:“古之慾執劍於天下者,先治其道;欲治其道者,先修其心;欲修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顧天南眉頭緊皺,反覆吟誦這劍法總綱的第一句口訣,心中一片清明,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劍道境界。
顧天南七歲習劍,至今已經跟隨師父顧凡練劍十多年,他的天資雖然及不上驚才絕豔的楚鳳鳴,但放眼鴻玄宗也是鳳毛麟角的翹楚。
顧天南年紀尚輕,境界不夠,顧凡只是傳授其劍招,並未奢望過他能達到劍意境界。這兩年跟隨師叔寧元遊歷江湖,耳濡目染之下顧天南才對劍意境界有了一知半解。
“大師兄!大師兄!趕緊起床啦,天大的喜事,你朝思暮想的人兒來啦!”門外突然響起了中氣十足的叫喊聲,顧天南急忙把《御風劍經》疊好放入懷中,又往中間推了推放在桌面兩側的酒碗,這才起身開啟房門。
天剛亮,就敢來大師兄居所前扯著大嗓門叫嚷,除了二師兄趙天陽還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