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鳴把玩著原本用來吃飯的青花瓷酒碗,淡淡地說:“若天下沒有了不平事,是不是也就沒有了江湖?可萬物生靈皆有強弱之分,有強弱便會有不平。有不平,便會有江湖。倘若廟堂中的讀書人肯多出點力,江湖中就會少一些不平,刀光劍影也就少了幾分。”
顧天南搖了搖頭,笑道:“對讀書人來說,骨氣比才氣更重要,你看有些讀書人肚子裡墨水不少,最後還不是成了嘆青臣那種人腳邊的狗,咬起人來比主子還兇。”
林鳳鳴飲下一大口燒刀子,臉色潮紅,默然不語。
顧天南這才想起林鳳鳴也是“讀書人”,他急忙給自己打了個圓場,給林鳳鳴倒上酒後說道:“麻雀,你這兩年把咱屋裡的物件都賣個差不多了,肯定從書本里面讀出了不少經世濟民的大道理,撿幾條淺顯易懂的講一講,好歹也讓我沾點詩書氣!”
林鳳鳴從顧天南手中接過長劍,站起身來,一邊拂拭劍鋒一邊說道:“給你講儒家法家墨家等百家至理,那是包餃子給豬吃!你以為我只會讀文人的書?太小看你大哥了!”
顧天南一愣,聽“死麻雀”的意思,他還讀過除了寫滿聖賢至理之外的書?莫不是趙天陽他們幾個總在半夜裡偷偷拿出來仔細研究觀摩的,讓人心跳臉紅的“那種書”?怪不得“死麻雀”把屋裡的擺設都當了去買書,這小子挺能裝嘛!
想到此處,顧天南嘴角掛起了一絲略帶猥瑣的微笑,眼神似乎在說“我懂得!”
林鳳鳴絲毫不理會顧天南的猥瑣神情,他繼續說道:“鴻玄宗觀雲樓一共九層,其中六層武書三層文典,我用三年時間讀完了三層儒釋道典籍後無書可讀,便又用兩年時間讀完了六層武學秘籍,《御風劍經》《天霄習劍錄》《掩日神劍》這些在江湖上失傳多年的劍法我都讀過,雖然其中有不少深奧之處讀不明白,可我也囫圇吞棗記了個大概。今日你大哥我高興,可以傳你一招半式,讓你心甘情願地叫我一聲師叔!”
說完,林鳳鳴煞有介事地擺出了一個劍勢,這個看似信手拈來的劍勢差點把自認為縱橫江湖,志得意滿的顧天南驚得拿不住手中酒碗,這正是他師叔寧元絕技“燎原”的起手式!
我的天!真不能小看讀書人,就林鳳鳴這種過目不忘的驚人天資,說不定讀書也能讀出一個劍仙!
鴻玄宗的觀雲樓、滄溟宮的拭劍樓、龍虎山的藏經閣是江湖上最神秘也最讓人神往的三處武學聖地。
觀雲樓位於洞庭山七十二峰中山勢最高的“摘星峰”上,這座九層高樓雖說不上雕樑畫棟卻峻峭挺拔、高聳入雲。
站在一樓便可俯視山間雲海,給人一種遺世獨立之感,飄忽如置身仙境。尤其是在星漢燦爛的夜晚,站在九樓彷彿可伸手摘星辰。樓中藏書萬卷,既有儒釋道三教典籍,也有武學秘籍,其中不少都是珍本孤本。
百年前夜鴻天尊孤身斬魔氣,一人一劍硬是把魔教六大宗派打了個底朝天。魔教六大宗派行事狠辣,多年來憑藉酷烈手段蒐集了很多中原各派的武學典籍,最後盡數被夜鴻天尊收入了觀雲樓,其中自然也有不少魔教秘法。
現任掌教清策天尊已在觀雲樓中閉關二十年,除了小弟子林鳳鳴和十八位立誓此生不出樓的守樓人之外,無人能踏進觀雲樓半步。
每年都有很多因貪圖樓內典籍而以身犯險的江湖高手,無一不是飛蛾撲火。那十八位守樓人就是這些撲火飛蛾中僥倖存活下來的頂級高手,他們雖然能日夜研讀武學秘籍,卻永遠失去了邁出樓門踏入江湖的機會。
像顧天南這樣的鴻玄宗後輩弟子自然是無法進入觀雲樓,樓內的秘籍更是隻聞其名不見其形。
這倒不是清策天尊藏私,修道練劍最忌諱貪功冒進,眼高手低。絕大多數弟子的資質並不出眾,哪裡有那麼多的人中龍鳳轉世劍仙,修道練劍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倘若齊致樸、王大猛這樣的普通弟子莫名其妙得到一本絕世秘籍,他們有九成九以上的機率會走火入魔,功力盡廢都是好下場,說不定把自己的小命都練丟了。所以鴻玄宗嚴禁弟子偷學武功,一旦發現立即逐出師門,毫無商量的餘地。
顧天南看著林鳳鳴手中“燎原”的起手式,心中一陣躁動。
這招燎原是“御風劍經”七訣劍意的第一訣,他已經纏了師叔很久,任顧天南再怎麼軟磨硬泡寧元始終不肯鬆口。這招“燎原”輕劍招重劍意,哪怕是二品高手都很難將其劍意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別說顧天南不過才四五品境界。
寧元覺得把心法口訣傳授給了顧天南只是拔苗助長,對顧天南的劍道造詣並無裨益,因此每次都找藉口把顧天南打發到一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