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文明之界門劫> 16.冰凍的美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6.冰凍的美人 (1 / 3)

“牛頓號”已經被智腦安排妥當了。

在整整十年的時間裡,智腦一直在更新資料:航行資料、觀測資料、宇宙物質分析、掃描拍照星體、生物迴圈系統資料,完善船內的各種裝置效能。

智腦所學的東西,超過了一個人能在一生中學習的所有知識的100萬倍,除了生物的情緒波動它還學不會之外,它越來越像人了,甚至連語言節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它把所學的這些東西交叉分析後進行綜合思考,獨自研究出了很多理論——基於資料解析而來。人工AI的自我學習能力,也從一個青蛙的思維成長成一個成年人思維的水平,邏輯能力和統籌分析、預判等能力都類似於人類。

除了對情感——這種智慧生物才有的獨特情緒,目前還像個嬰兒般,其它的一切都做得很好。

它能在幾毫秒之內算出一個人面部肌肉的變化所代表的含義。但是,無法得知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帶有人類大腦非理性邏輯的東西,比如一個計劃。

智腦的晶片仍需要人類為它更新,它沒有手和腳,也不會走,只是靜靜地待在“太平洋號”上。

人類耗費了近60年的時間才研發出了它,也為這個智腦取了個好名字——“亞當”。

有兩個“亞當”,這個是二號,另一個在人類位於土星軌道上的衛星城中。就像剛從伊甸園中走出來的懵懂人類,亞當的智慧一直在被開發,對一切知識都貪婪地吸收一空。

與從土星出發時相比,“牛頓號”上的小型智腦的資料處理能力,已經比之前增長了330%左右,只待船員們醒來就可以隨時出發。

在這片星雲的縫隙中——夾在兩顆巨行星中的,距離約4個天文單位的巨大縫隙,這是智腦不帶感**彩的數學描述。

“太平洋號”正在以強大的推進力,擺脫身後一顆巨行星的引力束縛,剛好有隕石流在頭頂掠過。

剛醒來的船員們都舒展四肢,已經做完恢復肌體運動的人,陸續走向餐廳,準備吃10年來的第一餐。

這種餐的特點也很明顯,流質體、富含纖維與葡萄糖、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蛋白質,沒有任何味道。

在6個小時後,人體的各種機能才會被完全恢復,那時可以吃合成蛋白塊做成的各種美味菜餚。

整個“太平洋號”就像一個巨大的生物戰艦,所有船上的生命,就像生活在其體內的微生物。

流體能量,在這個自成一體的生物圈內迴圈,任何一點“物質”都不會沒用。包括生物的排洩物——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這些船員吃的合成食物的物質,是某人的糞便也沒錯。

但是,沒有一個人會這麼想……

那樣是會引起生理上的不適,雖然他們都知道這種處理方式經過上千道工序,與地裡長出的莊稼沒什麼區別,但這是事實。

被生物利用過的廢棄物,那些高分子物質被轉化成氫、氮、碳等後會被重新收集,密集處理後重新投入整個“太平洋號”大迴圈中。

沒人注意諸葛雲的行蹤,除了無處不在的“亞當”——但是,他有最高等級的控制許可權,絲毫也不在乎智腦的監視。這部分監視資料也只有最高許可權才能看到,那就是他自己和艦長本人。

羅斯福艦長的身份是個謎。

他的一切資料,甚至連諸葛雲都不清楚,但是他明白一點就夠了——艦長是需要首先被控制的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