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兩科結束後,便是數科的考試,明知道自己在前兩科的考試當中並不會取的什麼好成績的張小閒,此刻則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
因為是否能夠順利的進入這賀蘭院,成敗就在此三科的考試上。
掌試先生手中的卷子,悉數發下,張小閒拿起一看,卷面上就有一道大題。
“師孃為十三個徒兒熬了十二碗粥,摘來十二個山果,請問師孃如何分才會讓徒弟們覺的對每個人都很公平?”
“堂堂的賀蘭院……”張小閒一看立刻皺緊了眉頭,暗自鄙夷道:“竟然會出這麼幼稚的問題?難道這院裡出題的先生,是個整日裡不正經的,趁著這場應試在耍我們?”
張小閒搖頭嘆罷,抬手執筆,想都沒有想,刷刷沒幾下就在自己的卷面上寫下答案。
“一鍋粥,一杯果子汁,皆十三。”
然後把寫好答案的卷面交到那位掌試先生的手裡,張小閒走出房舍時,看到天色已經將近中午。
又過了大約大半個時辰,終於,上午的文試部分全部結束。考生們這時候去找了地方休息,準備應對下午的御,技兩科考試。
賀蘭院的閱卷先生們此時,則正忙碌,他們要儘快的把幾千名考生的試卷,閱覽完畢,然後根據優劣排了出來,好在下午的應試結束後,能很快分閱出榜。
那位曾經被張小閒拿到數科卷面時,被罵作不正經的出題的教習先生,在看到數科的考生們,竟是有一些人,竟然沒有找出答案,交了白卷的時候,很是不悅的皺起了眉頭。
“這種簡單到不用動腦子就能想出答案的題目,竟然還有這麼多的考生尋不到答案,可見他們身上就算多開了幾脈,有那明顯的優勢又如何,腦子不開竅又能有什麼辦法。
就算把這樣的人招進賀蘭院,他們這樣的情形恐怕也領會不了修行之中諸多玄妙!”說著這人又拿起旁邊的一張卷面,看著上面的名字和那很是清晰的答案說道:“說起來,他們倒是還不如這個,周身只開了五脈的少年!”
這位教習先生手裡拿的正是在數科考試中,第一個得出答案,交了卷面的張小閒。
初試時,他們的那些同僚碰到了一個奇事,一個周身奇經八脈,只開了五脈的少年,被特招進了賀蘭院初試。
這個訊息在他們這些教習先生中間,可謂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可是他們在聽到這少年竟然是受到尊長的青眼,並且身上帶有尊長之前一直帶著的那含有諸多靈氣的銀扳指的時候。
竟是一個個都變得無話可說,隨即紛紛暗地裡羨慕那個未曾謀面的小子。
所以,掌試先生們在批閱,這次入院試眾多考生卷面的時候,對這個叫做張小閒的少年,未免就多了幾分關注。
“奧,這數科的題,他答出來了,而且答的最快,只是……”這位掌試先生皺眉不解道:“皆十三這個說法,委實有點奇怪,難道不應該說是都分成十三份?”
眾人不解,其實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這正是張小閒暗自嘲笑出題先生的一句話,這位師孃明明知道自己有十三個徒弟,為什麼還故意鬧這種么蛾子,不送她和出題先生一個十三,他張小閒心裡還真是鬱悶……
聽到這位掌試先生的頗多感觸,其他兩科的閱卷先生,也急忙從自己面前一大堆的卷面中,找出那個叫張小閒考生的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