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世子穩重點> 第十六章 豈曰無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六章 豈曰無鹽 (1 / 3)

父子倆在玉清宮散步時,趙孝騫便發過宏願。

此生四大愛好,“吃”排名第一。

很嚴肅,不開玩笑。

敢在菜裡放香菜,就是破壞趙孝騫的宏願,誰折他的翅膀,他定毀誰的天堂。

廚子這頓打捱得不冤。

有人吃完飯才打廚子,趙孝騫是不一樣的煙火,他還沒吃就先打廚子。

不吃香菜是趙孝騫做人吃飯的底線,前世今生,聞到香菜味就想吐,不小心誤吃會引發一系列應激反應。

今日只是踹了廚子幾腳,已經算是很剋制了。

“芫荽”這東西,最初是外來物種,西漢時被引入中原。

引入它的人名叫張騫,出使西域的那位,他不僅引入了芫荽,還引入了許多外來物種,每一種都在我華夏大地上種植千年。

老祖宗嚴選,必屬精品。

張騫帶入中原的物種,要麼能增產吃飽,要麼味道極好。比如黃瓜,大蒜,葡萄,蠶豆等等。

除了芫荽,它一定是張騫一時糊塗的決定。

趙孝騫對它深惡痛絕。

活了兩輩子,恨仇人都沒這麼恨過。

大家名字裡都帶個“騫”字,何必為難後世小迷弟。

廚子揍過了,趙孝騫心情好了些,飯菜一口沒動,肚子餓得慌。

又踹了廚子屁股一腳,趙孝騫令他帶自己去王府後廚。

早就對大宋的飲食不滿了,對趙孝騫這個經歷了前世八大菜系的人來說,大宋的飯菜簡直是豬食。

神奇的是,這個年代其實已經有了炒菜,但不大普及,炒菜的鍋也不是後世的鐵鍋,而是一個四方形的鼎。

大宋廚子如今對炒菜的概念,大約還處於原始時期,那就是把菜扔鍋裡,不放湯,這便算是炒了。

而且炒菜在如今並非主流,權貴百姓和集市酒樓裡,飯菜仍以蒸煮烤為主。

廚子恭敬地領著趙孝騫,一路朝後廚而去。

王府內遇到下人丫鬟,紛紛驚疑不定,避讓一旁行禮。

趙孝騫的神色緩和了一些,甚至還擠出微笑招呼示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