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潛龍> 簫韶九成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簫韶九成3 (1 / 3)

時序進入貞觀六年。

一年之前,昆明池春搜之後,大唐天朝上國的繁華宏盛,讓四夷君長嘆為觀止,交相稱譽。

當時李孝恭已由禮部尚書轉任朝集使,而由陳叔達接掌禮部。

他二人曾經先後上表,諫請封禪,李世民沒有應允。

一年之後的此時,更多文武官員聯名,上表諫請封禪。

李世民說道:“往昔秦始皇封禪,而漢文帝不封禪,難道後世竟會認為文帝之賢不及始皇?”

群臣的諫請並未因而停止,依舊上表不已。

皇帝幾乎也要應允,然魏徵卻期期以為不可。

李世民問道:“公不欲朕封禪者,以功未高邪?”

魏徵回道:“高矣。”

“德未厚邪?”

“厚矣。”

“中國未安邪?”

“安矣。”

“四夷未服邪?”

“服矣。”

“年穀未豐邪?”

“豐矣。”

“符瑞未至邪?”

“至矣。”

“然則何為不可封禪?”

魏徵侃侃說出一番道理:“陛下雖已有此六者,然我朝立於隋末大亂之後,至今戶口未復,倉廩尚虛。而車駕東巡,千乘萬騎,其間供頓勞費,並無一事易任。況且陛下封禪,必定萬國鹹集,遠夷君長前來,皆當配置扈從。而我國中,如今自伊、洛以東,至於海、岱,其間煙火尚希,灌莽極目。若引戎狄前往,無異示之以虛弱。何況賞賚不貲,難以滿足遠人之望;且又給復連年,無法補償百姓之勞。因此封禪之舉,乃是崇虛名而受實害,陛下何為而用之!”

當時黃河發生水患,殃及數州,李世民於是打消封禪之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