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藥師依然一語不發,仍是伏地叩首不已。
李世民繼續沉聲說道:“你雖取用馬邑、定襄之馬,畢竟乃是征戰所需,無可厚非。然則鐵山戰後已無須再戰,你非但未將馬匹妥善收管,反倒放任將士私取。藥師啊……”
皇帝語調轉為痛切:“你明知朝中亟須馬匹,卻為何……為何……”
李藥師仍舊一語不發,繼續伏地叩首不已,此時他額頭上已滲出血痕。
皇帝語調依然痛切:“回想當初戡平蕭銑,諸將意欲掠取,是你出言力阻。可如今……如今……”
李藥師繼續伏地叩首不已……
“如今將士掠取,你非但不予阻止,反而……”
李世民愈說愈怒:“反而鬧得盡人皆知。你這是生怕時文不彈劾你?”
“時文”是蕭瑀的字,李世民將溫彥博調離御史臺之後,以蕭瑀接任御史大夫。
李藥師繼續伏地叩首不已……
“如今此事,朕縱使有意不究,也已無法杜悠悠之口。不過……”
李世民語調轉為平和:“不過朕非隋文,當年史萬歲破達頭可汗,有功不賞,以罪致戮。朕則不然,當赦你之罪,錄你之功。”
李藥師繼續伏地叩首不已……
只聽皇帝巍然說道:“所謂『功懋懋賞』,朕且厚賞於你。”
“德懋懋官,功懋懋賞”出於《尚書.仲虺之誥》,意謂勉於德者則勉之以官,勉於功者則勉之以賞。
此時李世民只賜予厚賞而不加封官職,其意明白無比,他認為李藥師所立功勳雖大,於德卻有所不足。
這次皇帝所賞,包括將李藥師晉位為左光祿大夫,賜絹千匹,增加百戶實封食邑,與前共計五百戶。
當時左光祿大夫是從一品散官,所謂“散官”,單純是敘授俸祿的位階,既無職權亦無職責。
李世民當真明確展示出天子的態度,他提升了李藥師的敘俸位階,賜贈了用途等同貨幣的官絹,增加了實封食邑,每一項都是財祿之賞,而非職位之官。
李藥師叩首謝恩,帶著淌血的額頭離開太極宮。
唐代官員入出宮禁一概騎馬,因而此時,這位大唐軍神淌血的額頭,與他得到厚賞的訊息,一同迅速遍傳帝都。
李藥師回到家中,直入內室。
出塵只略審視夫婿額頭的傷勢,便迅速助他除下官服,換上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