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不但加高門樓,甚至西鄰菩提寺的鐘樓,都因憚其權勢而移到廟庭西側。
爾後李林甫遭到籍沒,未嘗不可說是因果。
此乃後話,且說當時。
平康坊府邸既成,陸澤生便來辭行。
鐘鼎山林各有天性,他終究無意仕途,但願迴歸故里,甚至皇帝也無法相強。
貞觀年間編修《晉書》,一百三十二卷中,李世民僅為四篇紀傳親自撰寫史論。
其中晉宣帝司馬懿、晉武帝司馬炎的歷史地位無庸贅言,其餘兩篇,一是王羲之,另一則是陸機、陸雲兄弟。
李世民酷嗜二王行草,世所盡知。
然他對於陸氏兄弟的重視,或與陸澤生不無干系。
劉世讓夫人也帶兩個兒子前來辭行。
劉世讓得到平反之後,他們不必再以奴婢身分寄居李藥師府中,但也不願返回故里。
只因當年劉世讓蒙冤受戮,他們遭到劉氏族人摒棄。
這些年來,倒因為隨李藥師去到揚州,劉世讓的兩個兒子跟著陸澤生辦事,學了不少生計。
於是此時,他們決定跟隨陸澤生前往南方。
李藥師、出塵雖然十分不捨,卻只能深予祝福,並厚贈財資。
遷入嶄新府邸之後,李德謇、李德獎都有了屬於自己的院落。
當年李藥師的十畝宅原是李世民所贈,此時便轉贈予薛孤吳。
裴行儉本就只是暫時借住,他裴氏家大業大,早在長安增置了產業。
當初只因不願與裴寂走得太近,方才應允李藥師之議,借住在他府上。
此時裴寂已遭罷黜,奉敕返回故里,裴思諒便讓裴行儉遷入自家的宅第。
於是,這新居雖比舊宅大了將近十倍,府中人數卻少了許多。
李藥師在新居中闢了別院,讓薛孤吳、蘇定方、薛萬徹等人隨時可以留宿,因為……
貞觀初期,朝中風氣崇尚簡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