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藥師注視愛妻:“話是不錯,然則裴仁基出身中眷裴。”
當時朝中位分最高的裴氏族人,首推裴寂,其次則是裴矩,他二人皆出於西眷裴。
西眷非但原本便不如中眷,裴寂更只是眷中旁支。
然在裴仁基故去之後,中眷失卻支柱。
裴行儉的成長環境,雖然仍有家族做為後盾,但在各房支中,中眷卻已不及過往受到推崇。
李藥師、出塵俱出身世家大族,明瞭大姓族中各房支對外共榮、對內較勁的心態。
聽聞夫婿此話,出塵當即點頭道:“是了。”
接著尋思問道:“不知裴行儉此次來京,在何處落腳?”
李藥師再度深深看了愛妻一眼:“他們借住於禮部官舍中。”
出塵似是有些意外:“當真?如此之多可以落腳之處,他們卻都不去,只往官舍借住?”
裴寂、裴矩之外,裴氏在京城中還有不少族人,比如裴行方,他出身洗馬裴,母親是太穆竇皇后之妹。
此外還有姻親,比如魏徵夫人裴氏。
又有故舊,比如秦叔寶,他在隋代便是裴仁基麾下的猛將,曾經追隨裴仁基投效李密、王世充。
然這許多人物,裴思亮都沒有帶裴行儉前去依靠。
此時李藥師仍深深注視愛妻,緩緩點頭。
出塵也深深注視夫婿:“所以,你打算過去探視?”
“的是。我想他們,或許樂意見到我吧?”李藥師笑逐顏開。
次日午後,公事告一段落,李藥師即前往探視裴行儉。
裴思諒也是一代人物,對於李藥師的到來,似乎並不意外,只引領裴行儉依禮參見。
李藥師略為寒暄之後,便表明來意,直道自己視裴行儉為“天上石麒麟”,意欲協助培植。
百數十年之後,韓愈《雜說四.馬說》有言:“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裴思諒雖然未曾讀過後世名文,但此時見到李藥師,卻正是“得遇伯樂”的心情,大喜過望之餘,當即對李藥師誠摯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