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剛渡過黃河的西北軍魏司令所部,同樣被日軍108師團壓境在兵臨城下,陷於死地與敵人激戰,背對黃河最後能否戰勝猖狂進攻的108師團,保護好永濟城,令人揪心。
西北軍渡過黃河後,魏司令根據永濟防線的地形,經過認真分析,決定將警備第三旅佈防在栲栲鎮一帶,其主要任務是阻擊從背面對永濟發起進攻的日軍。
命令教導團將兵力部署在永濟、韓陽、風陵渡防線。警備第一旅第一團則劃歸警備第二旅也就是46旅指揮,部署在永濟城關陣地。
魏司令站在司令部所在地的永濟六官村的山崗上,居高臨下俯瞰著永濟防線,不僅感嘆道:“該地前面強敵,後背大河,勢甚艱險,但中條山為閃動屏障,為敵所必爭。”
面對險惡的禦敵環境,魏司令心潮澎湃,遂寫下一首七律;烈烈金風蕩寇氛,中條立馬日將曛。…....待看斬盡樓蘭日,痛飲黃龍奏大勳。
此時部署在永濟防線的西北軍關中冷娃,在臨出征前,面對親人扶老攜幼的歡送,流著眼淚說出的話令人聽後不禁潸然淚下。
娃們跪在地上對老孃說:“娘,兒要到前線殺鬼子,不能在家孝敬您,請您一定要保重,要是娃打敗鬼子能回來,一定會永遠在您身邊孝敬您,從此不再離開。”
娘撫摸著娃的頭,看著遠處淚眼模糊的說道:“娃,你為國和家丟下娘到山西殺鬼子,娘不怪你,你也不要記掛娘,打起精神上陣殺敵是當兵娃的職責,娘在家裡天天為你燒香磕頭,請佛保佑你平安,一定要記住,娘在家等你。”
“娘,我現在當兵了,戰死沙場是盡了本分,如果有一天我壯烈了,不能回來盡孝道,娘千萬不要難過。”
“哇呀,國家、國家,沒有國哪有家,要是有一天我接到我娃在陣地戰死在山西前線,娘只要還能走得動,每年都會到山西晉南給我娃燒紙錢。
你這娃從來沒離開娘走這麼遠的路,記住夜裡蓋好被子,不要凍壞身子,記住咯我的娃啊。”
老孃親親手將自己的娃送上了部隊,她哪曾想到,娃離開朝邑隨著部隊渡過黃河駐紮在永濟第一道防線的高市村,與日軍展開陣地爭奪戰,渡河的第五天就壯烈犧牲。
已經雙目失明的老孃連娃死的地方在哪裡都不知道,娃犧牲時間不長就去世了,沒有來得急到前線為哇燒上一炷香。
還有的關中冷娃揹著家人、妻子報名參軍,當部隊要渡過黃河向山西開拔時,妻子知道後追上來,死死拽住丈夫的衣服哭訴道:“我的天那,你走了這個家就散了,要是你死在戰場上,你可叫我怎麼活呀,咱不去了好嗎?”
“你這不知國仇家恨的臭婆娘,小鬼子都快打到咱關中了,我不去他不去,難道真想叫小鬼子殺進村來把你這樣的婆姨給糟蹋呀?不要哭了,好好在家等我,我一定多殺鬼子帶著立功的大紅花給你爭臉。”
冷娃喊叫著猛地甩開抓住他的妻子,一路小跑的跟上隊伍,而他這一走,竟然將一腔熱血灑在晉南這塊抗日殺敵的土地上,再也沒有回來,就連他的屍骨埋在那裡都不知道。
永濟保衛戰是西路軍魏司令所率部分官兵部署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主要任務是將從洛陽向中條山西線進攻的日軍牛島實常的甲級師團,火力阻擊在永濟防線以外。
此時提起永濟縣城,不能不提及一位歷史文人王之渙,曾登上鸛雀樓在城牆上寫下的那首千古絕句《鸛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