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教堂三公里後,船隻也離開了低窪區,進入了集散地圍外。看道路和建築就知道,這是一路朝上的地形,水也變得很淺,橡皮艇雖然還能繼續前進,但已經不能將喪屍強行浮起。為了安全,三人決定下船,邊走邊搜刮。
三人從橡皮艇下來,冰水瞬間浸溼了鞋子,不舒服感重新湧來。林霧排頭兵先行前進,雪蛋隨後策應。小武套上韁繩,拖拽橡皮艇朝前走。雖然東西挺沉的,但畢竟還有水,不算很吃力。
這是一條四車道,道路上有很多車輛,其中有半數是貨車。林霧觀察左右後,登上腳踏拉開一輛大卡車的駕駛車門,一具浮腫的屍體倒了下來,林霧讓開,屍體摔落在地。
林霧拉起面罩過濾惡臭,人鑽進駕駛室一番尋找,拿到了一個泡水的打火機和一個袋子剩三包的泡麵,還有一盒包裝完好的威化餅乾。
林霧下車,小武拖拽橡皮艇過來,林霧把東西扔到橡皮艇上,再盯上了側面的一輛房車拖掛。這輛房車的主車不知道去哪了,拖掛被卡在卡車和綠化樹之間,所以才沒被洪水沖走。林霧開門無果,拿來身後的撬棍挖開車門,一隻喪屍跟隨車門開啟一起出來。林霧輕車熟路的摁住喪屍的腦袋壓在車門上,後面策應的雪蛋隨之上前用匕首刺穿喪屍的頭顱。
把喪屍放到一邊,林霧進入拖掛車廂內搜尋一會,拿了一些鐵碗和餐具出來。裡面冰箱的食物肯定不能用了,也沒找到包裝完好的食物。
隊長林霧嗅覺敏銳,掠過沒有任何價值的汽車,總能在目標中弄點東西出來。三人一邊走一邊搜,一公里的道路,搜刮九個目標,殺死十五隻喪屍,拿到了不少食物,最讓他們開心是找到了一桶完好的汽油。
期間雪蛋提出一個問題:“車泡在水裡,油箱會進水嗎?”
“不會透過加油口進水,會透過輸油管道進水。”小武回答後,看著一輛四輪朝天的小轎車,道:“我接受過汽車修理培訓,如果有時間,說不定可以修一輛車起來。”
雪蛋道:“開船過來時我看見了汽車廠,我想在集散地應該有汽車倉庫,到時候隨便你拼。”
小武道:“沒那麼簡單。首先需要一個工作臺,如果沒有將汽車吊起來的機械,那就需要在底部挖一個修理坑。其次還需要各種拆卸汽車零件的工具,最好是電動工具,用手動工具修車估計夠嗆。”
“到時候就看你的了。”雪蛋看側面的深水區域道:“林霧,那邊有一輛藍色車,好像是特警車輛。”
這是一臺上了廠房頂的汽車,車尾在房頂外,車頭在房頂內,下面還有兩棵被連根拔起的大樹,四仰八叉的頂住了車輛。
林霧墊腳觀察一會:“危險係數太高,收益不成比例。我們如果出事,或者無法打通路線,其他人就要面臨更大的困難和危險。”林霧計算方式:危險四顆星。物資:未知。結論:不幹。
林霧說完,從揹包掏出一截綠色尼龍繩,將其捆紮在側翻在人行道的汽車左後視鏡上,用於標記路線。
走過幾個廠區後,就正式進入西南集散地。從空中俯瞰的話,集散地就如同一個葫蘆。葫蘆臃腫的兩個部位由幾十條鐵軌構成,鐵軌上滿滿當當停著無數的各類貨運列車。
這裡也是路線上最危險的地方。在喪屍病毒爆發後,西城工業區和本地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鐵路,因此喪屍密度比較高。得益於洪水的沖刷,大大降低了本地喪屍密度。
難題是進入集散地之後如同進入迷宮,車廂內可能有喪屍,車底可能有喪屍,車廂之間的連線處可能有喪屍,車頂說不定也躺著喪屍。當你前進時,視界嚴重受阻,你無法得知周邊有多少喪屍,不清楚聲響會不會引發屍潮。
集散地的直線寬度只有一公里,但要走出這片集散地最少要走三公里。
林霧手拿撬棍敲擊車廂,這是客改貨車廂,一陣聲響後兩隻喪屍從車廂內鑽了出來,左邊軌道車底也爬出一隻喪屍。三對三,小武放下橡皮艇上前,手持高爾夫球杆配合同伴將三隻喪屍打死。
林霧攀爬上車頂,看見數量不菲的喪屍正在車頂曬太陽,不過密度較低。作為小隊隊長,林霧不僅得給小隊開路,還得考慮大隊的開路工作。
雪蛋在下面問:“可以整體繞過這片鐵軌嗎?”
林霧墊腳尖看不見首尾兩端,回答道:“整體繞行最少要多走好多公里。”真不知道要繞行多遠。集散地好歹是室外,繞行就要經過很多倉庫,目前室內喪屍密度非常高。不過伴隨著時間推移,室內喪屍會慢慢散佈到各處。
從車頂搭橋是一個好辦法,但缺少橋樑物資,並且有些車廂高矮不一,列車之間的間隔不一。
“繼續前進。”
這一前進就出問題,問題出在橡皮艇上。在水中拖行的橡皮艇動靜不大,而鐵軌邊上鋪設了大量的小石頭,橡皮艇從上面滑過會發出很刺耳的聲音。因此小隊迎來了第一波屍潮。
第一波屍潮由20多隻喪屍組成,它們來自一列推拉門式貨運列車,一隻只喪屍從開啟的車廂門中跳下,噗呲噗呲踩踏著小石子跑向林霧他們。林霧第一時間下令用槍,他後退,小武和雪蛋上前,三人形成三角站位。小武和雪蛋將後背交給對方,林霧負責左右兩邊近距離補槍和警戒來自車頂和車底的偷襲。
問題不大,但身家再富裕也經不起這麼折騰,一輪下來打掉了三十多發子彈。就目前來看,子彈是不可再生物資。應該把子彈留給倖存者而不是喪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