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府,丹陽郡主李虞,攜夫婿小昏侯,捐贈一千兩白銀。”
“...”
這個募捐的法子,太新鮮了。
頓時吸引了金陵城裡不少的大豪,紛紛捐贈。
金陵城乃是天下門閥、強豪、商賈、鉅富之地,有錢人當然多的數之不盡。只是,想要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掏這筆銀子,當然要給他們足夠的好處。
在廟宇內柱子上銘刻大名,千古留名。
這顯然是很令人震驚的做法。
小昏侯這一帶頭,其他人當然是有樣學樣。
各家各派拉捐助,都開始學這些法子。紛紛在各家邸報上刊登廣告,捐助者可以入學,捐多了以用學院教室命名,甚至立畫像。
更有一些財大氣粗的,連捐贈都不搞,自己掏銀子興辦學院。
太尉府,直接從軍費裡撥了一筆銀子,興辦“大楚軍武學院”,研發武器,招募一批低階校尉、都尉入學,對他們進行輪訓。
大農令楊褚從財政撥款,興辦一座農學院和一座商學院,規模稍小,只招上百名學員。
一時間,金陵城內,眾多的大型高階學院、低階私塾之類,紛紛破土動工,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許多平民拿了一筆銀子,搬遷出了城,將城內住宅改成了學院。
...
在金陵城裡一片熙熙攘攘動工之中。
楚天秀帶著李虞、狄兒和祖兒,也來到金陵城內,挑了一塊十畝地方,自己掏銀子蓋一座豪華學院,低調的動工了。
這座學院全都是他自己出銀子,完全不搞任何捐助,不公開招學生,在外界幾乎沒有任何聲響。
財大氣粗,就是這樣豪!
唯一的老師,就是小昏侯自己。
就是學費,超級貴,一千兩銀子一個學員。
“夫君,這座學院是用來做什麼?”
李虞好奇。
“《大楚王侯學院》,學生不論男女,皆可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