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大楚天下太平十餘載,也是當年他北征匈奴,和平王一起打出來的天下太平。
這可不是天上自動掉下來的。
“小昏侯昏雖是一介紈絝子弟,但是在大節還是守得住,有一顆對大楚極其赤誠的心。他雖是昏臣,卻也是個忠臣啊!昏侯府,還是有骨氣的!”
眾三公九卿大臣們紛紛含笑點頭,也是心情舒暢了不少。
小昏侯此舉,總算把他們頭上的黑鍋給洗白了回來。
皇帝有功。
他們這些輔佐之臣,當然也有功。
這史書,全看怎麼去寫。把亮點挑出表揚一下,不就是有看頭了麼。
...
“好!”
“這些匈奴人,就是欠罵!都被打掉了焉支山,還以為自己挺牛氣!”
“不罵痛罵他們,腦子不清醒。”
煙雨畫舫內,數千名貴賓們都是面帶喜色,恨不得為小昏侯這首詩,擊節而贊。
吳王世子和太子項天歌的爭吵也罷,項賢自吹自擂也就罷了,終究是大楚人內部的爭執。
那匈奴使節伊雉,居然敢插一腳進來,誇耀匈奴軍臣單于是天下英雄之首。
好在,小昏侯的嘴巴夠毒。
一首《匈奴悲歌》,把伊雉的臉踩在地上蹂躪,氣的匈奴使節團都待不住,狼狽而去。
“你們大家都看我幹嗎?
吳王世子、太子爺,你們兩位繼續吧,回到之前那個話題,誰是英雄之首?兩位罵,使勁的罵!”
楚天秀揮了揮手,說道。
“項賢,你...你...”
項天歌打算學小昏侯,作一首嘲諷詩,把吳王世子罵哭。
可是搜刮他那小肚腸子,也找不到一句好詩。
他的學問一向很臭。
只是以前金陵城裡的人,都讓著他。
以至於太子一直以為自己在金陵城裡可以橫著走,張嘴就是大道理,除了那麼寥寥幾個狠人,誰都不敢惹他。
但是沒想到,一個諸侯王世子,就敢毫不客氣的抨擊他父皇。
他嘴上功夫,根本吵不過吳王世子。
不如請小昏侯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