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繞道而走,那今晚肯定會錯過盱眙的宿頭,後天也到不了揚州。
沉思片刻,孫元慶喊來副手張三,言說道:“你帶一輛車走在前頭,我們隨後,爭取今晚在盱眙休息”
張三本是個書生,只因長相不得考官喜歡而科舉無望,這才投靠到四海商會,這些年跟著孫元慶走南闖北,東來西往的,體格壯實了不少,面板也黑了不少,完全沒了書生模樣,不過,醜,還是那麼醜。
張三聽了孫元慶的話,當即招呼一聲,騎著一匹棕色劣馬,趟進了渾水裡,在他身後跟著一輛馬車,其餘九輛馬車隔著三四丈,墜在後面。
官道上雖然泥水渾濁,可卻夯實平整,孫元慶這夥人常年往來,對這條官道也甚是熟悉。
湖水雖然氾濫,卻是東西橫流,商隊由北向南,走了半多日,總算是見著了硬土地,孫元慶當即下令原地修整。
人騎在馬上到是不累,主要是拉車的駑馬已經上氣不接下氣了。
好在三十來個隨行的護衛都騎著馬,出了不少力,否則單靠拉車的駑馬,怕是很難將載滿貨物的車給拽出來。
眾人原地休息,吃些乾糧喝些水,隨後繼續出發向南而行,傍晚黃昏終於到了盱眙縣。
日升日落,日落日升,如此這般又行了兩日,這天下午,夕陽尚在山巔,坐在馬車上的陳響向南望去。
一道灰樸城牆映入眼簾,陳響腦海中不由得想起許多關於揚州的事情。
揚州,古稱廣陵。
春秋時期,楚懷王在吳王夫差所建的邗城基礎上建城,名廣陵。
秦時稱廣陵,江都。
漢時劉邦封其侄劉濞為吳王,都城就在廣陵,廣陵邃更名吳城。
隋時,才正式更名為揚州!
千年下來,揚州因水系發達,為南北交通樞紐中心,而繁華聞名天下。
歷代文人墨客在揚州身上耗費了大量筆墨。
李白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杜牧更是有【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等佳句流傳千古。
此時尚在山巔的金烏,也不知看到了什麼,臉色竟隱隱開始泛紅。
“哈哈,賢婿,看,那就是揚州了”孫元慶在一旁,手指前方大笑道。
雖然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可孫元慶還是忍不住會想家裡的妻女,尤其是妻子,他今年也不過才三十來歲,妻子又貌美如花,賢惠溫柔,他怎麼能不想?
“總算是到了,這一路多虧孫兄,否則我父子二人獨行,不知何年月才能到此”
“劉兄你呀,跟我還客氣什麼,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到了揚州安頓好後,儘快到府上來,先將兩個孩子的婚事定下,這麼好的女婿,我可是不想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