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哥!”
“前腳抗維會,超維科技後腳就來了個釜底抽薪,把寶馬給收購了!”
“臥槽,超維科技到底有多少錢啊,之前千億美元購買武器裝備,這陣子又花上千億美元在上·海建設工業城,現在還幾百億美元收購寶馬,據內部訊息說,都是現金?”
“說實話,我不太贊同超維科技收購寶馬,因為寶馬集團的技術和劃時代公司的技術比較起來,根本一無是處,估計這次又是蘇誠在亂花錢了,敗家子啊。”
“不懂就別瞎說,人家收購寶馬主要看渠道,超維科技之前在汽車領域是沒渠道的。”
“我啥都不懂,只知道土豪誠叼爆了。”
“笑了,什麼抗維會,逗比麼。”
“超維科技代表時代的進步,那群自以為是的蠢貨,遲早要被淘汰。”
“說實話,首富這次把人家坑的太慘了。”
網路上的流言蜚語,在超維科技與抗維會之間博弈。
有的人支援超維科技,也有人說蘇誠不道義,把錢全部都賺完了,讓人沒錢可賺,這不是要把人逼瘋的節奏嗎?
當然,更多的人並不管超維科技與其他汽車製造商的鬥爭,他們只知道,誰家的產品好,就買誰的。
現在這個時代,看似風平浪靜,實際上私下底的競爭日益激烈,優勝劣汰的準則被彰顯到了極致。
只有那些有技術,有規劃,有實力的企業才能脫穎而出,變得強大。
否則都只能淪為草寇,最終漸漸被時代遺忘。
看看蘋果公司,現在全世界的人幾乎都快忘掉這個曾經制霸手機市場的巨頭了。
這其實也不怪蘇誠,不怪超維科技,只能怪他們與超維科技生長在同一個時代,倒黴了。
除華夏這邊的網路反應激烈外,在美國,華爾街的一群分析師,也是對超維科技現今的狀態非常感興趣。
大多數的分析師,拿出一排排的資料和華美的言論,不停地感慨超維科技將在很短的時間內製霸世界各行的製造業,這是一家完美的公司,他的崛起造福了全世界的人民。
當然,有正便有反,一些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評論家,卻非常反感超維科技的這種崛起速度。
對此,他們不僅僅發表文章表示不妥,還在字裡行間裡流露出了深深的厭惡之情。
其中,華爾街一名叫做卡茲爾的評論家表示:
“朋友們,超維科技的崛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新奇的東西,他們的技術的確為全世界頂尖。”
“但是,我們不應該只看表面,而不去看裡面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