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陶?
唐雙雙愣住了!
四叔的眼力,她可是知道的,看東西打眼的機率極低。
釉陶屬於陶器的一種,比瓷器出現得早。
陶器和瓷器的區別是,第一燒製的溫度不同,陶器的燒製溫度低於瓷器,最高不超過1100攝氏度,瓷器燒製溫度在一千二百度以上,甚至達到一千四百度。
其次堅硬程度也不一樣。陶器因為溫度低,坯體並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悶,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另外,使用的原材料也不同,陶器一般使用黏土製作坯體,瓷器需要特製的材料。
燒出來的透明度和釉色也不相同,兩者的區別很大,瓷器的工藝水平要遠高於陶器。
古董也並非年代越早越值錢,陶器雖然出現得早,但燒製起來比較簡單,沒有成氣候,形成有名的窯坊,用料做工都很粗糙,即使是新石器時期出土的,都不怎麼值錢,像漢朝的那些陶罐,更是擺出來都沒人要。
當然,陶器當中也有一小部分很值錢,像仰韶文化時期的紅陶、彩陶,龍山文化時期的黑陶,商代後期的白陶以及漢代的釉陶,這些裡面不乏精品,收藏價值很大,但是留存下來的數量極其稀少。
因為數量少,所以玩陶器的人也比較少,就跟看汽車是否保值,市場佔有率越高,二手汽車才越保值。沒有人追捧,價格就上不去,除非稀有陶器,其餘無人問津。
所以那攤主也就渾不在意,至於每天在這邊轉來轉去有不少專業人士,也就沒有將注意力[文學館 fo]放在那醃菜罐子上面。
“釉陶也不一定值錢吧!現在沒什麼市場。”唐雙雙聲音變弱,目光落在四叔的身上,希望能得到他的認可。
“喬智的運氣很好啊,從質地和工藝來看,這陶器應該是屈家嶺文化時期的黃陶。屈家嶺文化時期出土的黑陶較多,黃陶極少。”唐騎道。
“你怎麼知道這是屈家嶺文化時期的陶器?”唐雙雙驚訝道。
唐騎道:“你摸一下陶器的裡面。”
唐雙雙用手擦拭了一下,陶器比想象中要薄,跟瓷器沒有什麼區別,她也看過不少陶器實物,當下這個罐子跟精品陶器的手感很相似,只是包漿和釉色,她拿不準。
“唐爺,在討論什麼呢?找到好東西了嗎?”那個帶他們進入鬼市,長相極似猴子似的男子笑著走過來。
“看到了一個疑似黃陶的物件!”唐騎淡淡一笑。
“是嗎?正好趙老師在,我們一起去找他鑑定一下。”那男子興奮地說道。
唐騎試探地望了一眼喬智,“有興趣嗎?”
喬智裝傻充愣,“我就是買了個醃菜罐子,鑑定個什麼!”
唐騎見喬智這麼說,拍了怕他的肩膀,笑道:“走,咱們去找趙老師,他可是國內有名的古玩大師。”
“就是那個在鑑賞節目裡發現了贗品,直接將別人的東西給摔爛的趙晨老師嗎?你得跟他說好,我這就是醃菜罐子,即使看不中,也不要摔掉,不然可要賠我一百塊錢的。”喬智開玩笑道。
唐騎知道喬智不可能花一百塊錢買個醃菜罐子,見他這麼說,越是想知道這東西是否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