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國名廚> 第669章 神仙鴨子與烤花籃鱖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9章 神仙鴨子與烤花籃鱖魚! (2 / 3)

了依賴,如今都不願走了。

這是因為在喬家能感受到最真切的親情吧。

慕映秋承認自己是對喬智的廚藝上癮了。

第一天吃了贛菜,第二天吃了湘南菜,第三天吃了巴蜀菜,第四天吃湘北菜,每一道菜讓人吃了之後,都記憶猶新,讚不絕口,慕映秋甚至覺得有種在這裡將蹭飯進行到底的衝動!

不過,自己此行只打算在華夏逗留十來天,很快就得起航飛回瑞士,竟然有種戀戀不捨的感覺,對外孫女的牽掛,對兩個孩子的放心不下,還有對外孫女婿的廚藝難以割捨……

總而言之,慕映秋決定很快還得回國一趟,到時候得拉著丈夫一起回國,感受一下華夏的變化,體驗一下人間的煙火氣息。

曹瑞言那麼擺架子的人,在喬家人的影響下都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相信丈夫也會喜歡上這種真實的生活感。

今天喬智準備的是孔府菜,也是師父鄭澤最擅長的菜系。

孔府菜在宋仁宗寶元年間開始正式建府後出現,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發展到鼎盛階段成為官府菜。

孔府既是公爵之府,又是聖人之家,是“天下第一家”,比皇帝的家還要顯貴。歷代統治者,都把孔子的後裔封為“聖人”。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孔子的論述,歷來作為飲食名言相傳。孔府孔氏子孫在飲食方面較聖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喬智做了兩道孔府經典菜:神仙鴨子和烤花籃鱖魚。

“神仙鴨子”是一道適合老人使用的佳餚,味醇香,肉軟,特別適合老人食用。

為保持原味,將鴨子裝進砂鍋後,上面糊一張紙、隔水蒸制。古代在烹飪時,為了精確地掌握時間,在蒸制時燒香,共三炷香的時間即成,所以“神仙”也是三炷香得名。

相傳點香也有典故,是被逼出來的,當初衍聖公要求此菜做成立即趁熱上桌,不得延誤,要熟爛,又要準時,廚師想出點香計時的方法。

至於烤花籃鱖魚,是一道設計精巧的菜餚,與火不接觸的獨特自烤菜。把炮製乾淨的鱖魚調味、造型後,網油,再包麵餅,把魚包封嚴密,放在鐵鉤上,下用木炭火兩面烤熟。

這道菜曾是孔府秘不外傳的名菜製法,其鮮味不失,色白而嫩。食者知其味,不知其法。

除了這兩道大菜之外,還有幾道家常菜,比如鹹菜、香椿等。

慕映秋觀察了一下神仙鴨子,金黃色的全鴨靜靜地躺在砂鍋裡,外面的表皮色澤誘人,上面點綴著青綠色的芫荽,湯汁濃稠。

“這鴨子看起來很有食慾,不忍心下筷子了。”

“我來拆鴨子!”喬智拿起筷子,從鴨子的脊椎刺入,三兩下,鴨子就四分五裂,露出皮下白色的鴨肉。

喬智分開盛了好幾碗,鴨腿留給了兩位客人,柯清和陶茹雪分到了鴨翅,至於鴨胸肉最肥美的那一塊留給了喬源彬。

慕映秋看上去年輕,其實年齡大了,能保養得如此之好,與養生也有關,她知道盡量少

吃葷腥,平時吃的東西都很清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