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智和弗格森所行走的道路不太一樣。
儘管都是鎖定高階餐飲,但喬智在自己的美食當中引入了更多的“地氣”!
弗格森的餐廳有一個很嚴格的固定,但凡用餐的顧客,不允許拍照,更不允許將餐廳的菜品,發到各種平臺上。
他的解釋是,到了餐廳應該是享用食物的味道,圖片只能記錄外在,不能代表其真正的滋味,所以拍照反而丟失了美食的本來意義。
大部分人聽到弗格森這樣的解釋,都會認為他太虛偽。
還不如光明正大地說,怕你們拍了照,回去之後複製出來,輕鬆抄襲自己的靈感!
喬智在反其道而行之。
他經常將做菜的影片,傳送到網路上,供大家研究學習。
他巴不得那些顧客將在喬幫主品嚐的菜餚透過各種渠道發出去,因為這是免費的廣告。
雖然喬智至今還沒有得到《米其林指南》的認可,但他的實力已經獲得世界烹飪協會的認可,擊敗麥斯之後,暫時名列虎榜第一。
因此並非米其林指南不認可喬智,而是喬智不在乎那本雜誌是否認可自己。
喬智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踏入高階餐飲領域,成為與弗格森並肩的那種人。
林萍內心深處很是期待。
喬智比弗格森還要有野心,他不僅專注於餐飲帝國的佈局,還將出售延伸到了食材供應鏈,這的確是一個複雜但卻利潤豐厚的領域。
喬智專注的並不是一般的食材供應鏈,而是品質更好,資源更為稀缺的高階食材供應市場,如果能夠統治這個領域,那豈不是等於扼住了所有高階餐飲企業的咽喉。
無論你是米其林三星,還是黑珍珠榜三鑽,大部分高階餐飲企業對食材的要求很高,沒有了這些食材作為主要亮點和噱頭,這些企業的實力至少得降低一半。
喬智在悄無聲息、低調地佈局。
林萍投入很多精力幫助喬智,不是因為其中的利潤有多豐厚,而是對喬智的未來產生了憧憬與好奇。
一個成熟的風險投資理財顧問不會看你現在的產品有多好,也不會看你未來的產品多有潛力,而是更好關心統管專案的核心領袖,是否具備顛覆行業,引領時代潮流的能力。
從喬智短短一年的變化發現,他身上具備“優秀團隊大腦”的核心優勢。
第一,優秀的管理才能;第二,長遠的前瞻視野;第三,驚人的高成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