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智沒有受到滿東流的影響。
曾與師父鄭澤聊過燕京這邊的餐飲江湖,比起其他城市,燕京城中藏著很多百年老字號。
他們擅長烹飪私家菜,比如滿東流在魚尾樓的名聲是靠著滿家菜,傳承了一百餘年。
滿東流的父輩、爺輩甚至曾祖父,從豫菜入手開發了很多經典名菜,其中滿家清蒸燕菜,則是拿手絕活。
燕菜指的是燕窩,但後來燕菜都是由蘿蔔所做。
相傳武則天在洛陽時,東關的一塊菜地裡長出一隻幾十斤重的大蘿蔔,菜農覺得很神奇,於是把它獻給了武則天。御廚把蘿蔔切成絲拌粉清蒸,並配以鮮味湯汁獻上去,武則天吃後感覺異常鮮美,大有燕窩的風味,於是賜名為“燕菜“,一直流傳到今天。
至於滿東流所烹飪的菜餚,也是經過幾代人改良,無論是味道還是造型都有獨特的風格。
滿東流親自動手,手速很快,將白蘿蔔去皮洗淨,切成10厘米長的細絲,用清水浸泡片刻,撈出瀝乾水。
再將綠豆麵壓細與蘿蔔絲拌勻,用旺火煮5分鐘取出,晾涼後投入清水內用手撥散,再上屜蒸透待用。
將蒸好的“燕菜”放入湯碗中,放入銀耳、菠菜葉擺放銀耳周圍,碗邊灑上蔥末、香菜末,把煨入味的熟雞絲、熟火腿絲、香菇絲、海參絲、魷魚絲、竹筍絲等呈放射狀整齊地擺在“燕菜”上,再澆入秘製的高湯。
耗時數小時,這道菜才算大功告成。
成菜的瞬間,香氣四溢,充盈著整個房間。
喬智也從這道菜看出了滿東流的功力。
滿東流能被邀請過來,的確有獨到之處,技藝水平與鄭澤相比或許略差了一點,但他準備的是拿手絕活,所以烹製出來的美味,自然不同凡響。
滿家燕菜烹飪完畢之後,就被端上了桌。
桌上擺好了幾道冷盤以及熱菜,主人和客人們依次入席。
滿東流烹飪的這道菜氣場十足,猶如盛唐時期豔裝而出的婦人,甫一出場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一朵色澤奪目嬌黃的花團浮於湯麵之上。
陳雲輝笑著說道:“一看便知道這道菜是滿師傅的拿手絕活,大家不妨品嚐一下。”
趙清雅道:“今天桌上所有的菜當中,也就這道菜是滿師傅烹飪的。滿師傅很有信心,他要用這一道菜力壓喬智烹飪的其他菜。”
“是嗎?”陳雲輝微笑,“滿師傅成名多年,雖然不像喬智那樣在國際上有什麼顯赫地位,但他的功夫很紮實,滿家菜在燕京可是相當有名的。”
身側有人也附和道:“我也吃過魚尾樓的滿家菜,當時印象深刻。不過,在魚尾樓能吃到的滿家菜都是他的徒子徒孫烹製,今天能品嚐到滿師傅親自所作拿手絕活,還真是幸運。
眾人拿起筷子品嚐這道菜,趙清雅只吃了一口,覺得滿口鮮香。
微酸的湯汁刺激味蕾,濃郁的湯底讓人精神為之一振,至於食材爽口清香,雖然沒有燕窩,蘿蔔入口,宛如吃了一口燕窩般滑順。
除了趙清雅之外,所有客人都沉浸在這道菜帶來的驚豔當中。
“滿師傅還真是有兩把刷子啊,這一道菜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
“之前聽他與喬智打賭,口氣狂妄,但不得不承認,有貨真價實的實力。”
陳雲輝心情自然不錯,今天帶著滿東流倒也不是搶風光,只是為了彌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