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年,喬智在外面辛苦打工,養活了自己,還給家裡減輕了負擔。
當初讓兒子和陶家大女兒結婚,柯清也有過猶豫。
她知道這門婚事門不當戶不對,儘管沒有宣告是入贅,但喬智在陶家生活勢必仰人鼻息。
不過,兒子的適應能力讓人佩服,他扛住了生活的壓力,還有了自己的事業。
至於陶家人對喬智的態度,也慢慢改變。
兩個寶貝的降臨,柯清一直憋著。
男孩姓陶姓喬,看似沒什麼,但也成了閒言雜語的源頭。
私下裡有不好聽的話傳至柯清的耳朵裡,
她覺得辛酸,替兒子覺得不甘。
但對兒媳婦,沒有半點不是。
設身處地,若自己處於陶南芳的立場,也會要求男孩姓陶。
幸好兒子和兒媳還很年輕,還有機會綿延子嗣。
現在孩子太小,等過幾年上了幼兒園,再鼓動嘴皮,勸說他倆考慮生老三、老四。
反正……咱家又不是沒那個條件。
趙姨擠在人群中,面色憔悴,羨慕地望著喬家。
趙家以前比喬家可是風光多了。
兒子楚明河不學好,畢業之後,沉迷於遊戲。
之前跟丈夫吵了一架,溜出去一個月,最終身無分文,只能低頭認錯,重新返回家中。
丈夫現在給楚明河安排了
一個學校保安的工作。
以楚明河的性格,哪能甘於做那麼平庸的工作,每天回家都大發脾氣,短短兩週曠工至少三次。
楚明河如今的架勢就像是扶不上牆的爛泥,擺明著要啃老吸血到死了。
當年喬家落魄,趙姨記得自己曾經私下奚落過柯清和喬源彬。
他倆夠坑兒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