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國際餐飲大鱷偶看不起華夏的餐飲,覺得華夏美食不夠精緻。
食材用料都太過普通,而中餐在全球遍地,也是靠著價效比取勝。
不過,他們對華夏的市場卻非常重視。
華夏對任何一個餐飲巨鱷都是一塊肥美的大蛋糕。
最成功的的有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星巴克、棒約翰等等,製藥能在華夏站穩腳跟,每天都將創造大量的現金流。
所以國際烹飪協會在排擠華夏廚師的同時,卻也是在想盡辦法配合國際餐飲大鱷們進入華夏的餐飲圈。
世界烹飪聯賽選擇給喬智一百萬美金的出場費,看似是一個肥美的蛋糕,但卻也是一把利刃。
能用一百萬美金,敲開華夏市場,讓大家瞭解這個賽事,無疑會增加很多贊助商。
其次,國際餐飲巨鱷也可以透過自己安排的廚師,向華夏的民眾宣傳自己的餐飲理念。
最後,如果喬智失敗,對於華夏餐飲必將造成巨大的打擊。
喬智的橫空出現,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國際餐飲的警覺。
很多大鱷意識到如果不積極進攻,很有可能被喬智代表的新華夏餐飲撬開壁壘,改變當下的國際餐飲格局。
華夏的傳統餐飲文化擁有智慧及底蘊。
如果加入西方餐飲對頂級食材的追求,將融合成為一股可怕的力量。
從烹飪的技藝來看,西方廚師與華夏廚師相比,顯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倒不是天賦,而是氣氛使然。
西方廚師從進入餐飲行業開始,老一輩廚師對他們傳藝模式,和華夏廚師的傳承便不太一樣。
夜深了。
喬智坐在電腦前,看著網友們的留言,只覺得汗毛豎起來了。
沒有覺得欣慰和激動,反而有一種心虛與愧疚。
讓梅菱故意炮製了幾個被動的新聞,在華夏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熱度。
這種熱度,遠遠超乎自己的想象。
他利用了大家的民族情緒,自己也因此被抬到了很高的位置。
雖然大家都說,喬幫主,你贏不了,俺們也不怪你,依然支援你哈!
但,這明顯是反話正說。
那多人對自己期待這麼高,如果自己輸了,豈不是要讓大家心寒?
支援的聲音,讓喬智覺得肩膀很沉。
不過,他並沒有低頭。